农村信息报 要闻 A02 2021-08-211 2021年08月21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2版:要闻

种粮拉长产业链 农旅融合助增收

平阳上林垟村念唱致富经

  □本报记者 蔡希师 

  本报讯 上月初,平阳县昆阳镇上林垟村种粮大户伍思树看着大片稻田丰收在望,心头喜不自禁:“我种了1000多亩地,当农民也能年入80万元!”

  近年来,上林垟村党委带领全体村民,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创新经营形式和构建产业体系等多种方式,成功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上林垟调研时,鼓励我们要种好粮、多种粮。这句话,我们上垟林人一直牢记在心,也一直在为此努力。”上林垟村党委书记林礼将告诉记者。

  上林垟村有农户976户、3561人,现有耕地2550亩。为种好粮、多种粮,该村对耕地进行集中流转,流转率达98%以上,流转土地由种粮大户或村集体统一经营。伍思树是村里的种粮大户,十年如一日从事粮食生产,种粮面积从2005年的200亩如今扩大到1300亩。“伍思树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也回乡从事农业生产,成为了一名‘农二代’。”林礼将说,村里还成立了“党员+种粮户”红色联盟,联合周边8个村,共同打造1.4万亩“石塘粮仓·万亩田园”,形成“合作社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小户带散户”的联动机制。如今,上林垟村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粮食年产量达到1.2万吨。

  为提高种粮效益,上林垟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理念,特聘在外乡贤定期到村里现场授课,建立粮食烘干和育秧中心、新型“庄稼医院”等现代农业生产服务平台,指导农户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亩均粮食产量提升约20%。

  同时,注册“上林垟”品牌,引入悦农供应链公司,积极构建集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粮食全产业链综合体,提高种粮附加值。实行农旅融合,先后与周边村共同引进金山农耕园、晶果葡萄园、流水白观光园、忘忧草基地等农旅项目,成为远近闻名的农业休闲旅游村。今年以来,该村已吸引游客5万多人次,带动农产品销售900多万元。

  在上林垟的示范带动下,其周边片区已发展成为温州市粮食高产示范基地和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是浙南地区单片面积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