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美丽乡村 A08 2021-08-071 2021年08月07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8版:美丽乡村

一个池子能养一亩塘的鱼

德清和睦村:生态农业带来好收益

  在德清下渚湖街道和睦村的数字生态渔仓项目基地,一个个硕大的蜂窝池十分醒目,池中的水循环流动,为鱼儿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环境。项目主管沈杰强站在鱼池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饵料就自动投撒在了鱼池中,鱼儿在水面上翻腾。沈杰强介绍,数字生态渔仓基地以圆形桶状蜂窝池为养殖池,通过智能系统对池内养殖尾水进行自动虹吸排放、自动增氧、自动水质监测等数字化管理,让高密度渔业养殖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保护。“我们每个池子能养3000条左右的鱼,产量在1500公斤左右,相当于传统土塘养殖的平均亩产水平。”

  鱼类养殖,水质是关键。项目能够顺利落地,得益于和睦村良好的生态资源。沈杰强表示,东苕溪为村里提供了良好的水源,同时,村里的渔业尾水处理设备,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构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沈杰强说:“该项目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给和睦村增加了一笔固定的收入,实现了村企共富。”

  而在另一边的虾塘里,一个个溶氧传感器在水中运作,实时监测水中的含氧量,并自动进行供氧。“这套设备能够把预警信息发送到我们的手机上,我们可以通过手机掌握青虾生长情况。相较往年,青虾的存活率得到提高,我们的养殖损失降低了,管理也更方便了。”养殖户胡惠泉说。

  “青虾一直是我们村的支柱产业,如今,通过引进溶氧传感器,不仅减少了养殖户的工作量,也大大降低了养殖风险。”和睦村干部张水龙说。

  这些年,和睦村以自然禀赋为依托,积极引进数字农业、乡村旅游等优质项目,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生态渔仓项目正是其中的闪亮成果。与此同时,和睦村坚持把生态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积极打造绿色果园、虾稻轮作等多元化农业产业,让村民实现共同富裕。

  在禾谷千家星创天地,工人们正在修剪火龙果植株的枝条。眼下,前来采摘体验的游客增多,园区管理日渐忙碌。园区负责人汪加南表示,把美丽田园转化为美丽经济,是带动村民致富的新方式。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如今,和睦村不断探索抱团入股、村企共建等新模式,在帮助村民增收的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接下来,我们不仅要创新思维,把农业做精、做透,还要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多维度提升乡村品质,让村民享受乡村振兴带来的美好生活。”和睦村党支部委员周勇刚说。

  沈宇翔 高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