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创业 A05 2021-07-101 2021年07月10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5版:创业

荀山人的家国情怀

——写在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两周年之际

  7月6日,是杭州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两周年。良渚遗址成为全世界的文化遗产,离不开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荀山村村民的大力支持,是他们那种“顾大国,舍小家”的家国情怀,让良渚古城遗址走向了世界。

  20多年前,现良渚古城遗址的位置是大片农田,荀山村村民早出晚归在那里春种秋收。2002年,为更好地配合申遗工作,政府决定重建良渚博物院。这对当时的荀山村村民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因为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为此,村干部早出晚归上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最后党员带头,终于成功征用了50余亩土地,建成了现在的良渚博物院。

  2005年,博物院建成后,因整治周边环境需要,荀山村的3家农户拆迁。2007年,为建设美丽洲公园,又展开了更大规模的征迁,全村共涉及农户46家。这一次难度非常大,因为村民的住宅是老祖宗几代传下来的,延续的是家的生命力。但为了顾全大局,村里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政府号令我们一定要遵从,再说了保护良渚遗址文化是我们每一个荀山人的责任。”荀山村9组一位带头签字的老党员的一句话,让很多原本持反对意见的村民逐渐改变想法。最终,在村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完成了全部拆迁工作,为博物院及美丽洲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保护良渚古城遗址,文保单位将荀山村95%的土地划定为农保、文保和生态保护的“三保地带”,荀山村等附近村镇原则上不能再进行大规模建设。这个规定阻止了一些高收益项目和高新产业进村来,村庄污水治理等民生项目也受到一定限制,但荀山人再次选择以大局为重。

  天下之本在国,大国之本在家。良渚古城遗址保护与开发,如同一条柔韧的纽带,把荀山人与家国紧密地连在了一起。2019年7月,当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时,荀山人无不为之欢呼,为之自豪。如今,虽然离良渚博物院、美丽洲公园建成和成功申遗过去了若干年,但那一份沉甸甸的奉献,仍有力地诠释着荀山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钱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