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创业 A05 2021-07-101 2021年07月10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5版:创业

“庄稼医生”曾祥亮——

用青春践行初心 用科技担当使命

曾祥亮(左)给庄稼“问诊把脉”。

  人物名片

  曾祥亮:龙港市信实庄稼医院院长,温州市乡土人才“名师名家”,省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省十佳农创客标兵,省技术能手,全国农业技术能手。

  7月1日,省“两优一先”表彰会在嘉兴举行,省农创客发展联合会理事曾祥亮荣获“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表彰会上,曾祥亮胸佩奖章,身戴大红花,手捧红彤彤的荣誉证书,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立志从农

  1983年出生的曾祥亮是安徽阜阳人,2007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那年他就立定心志:决不放弃大学四年所学的农学专业,非本专业的工作一律不投简历,哪怕是两年内没有收入。最终他“如愿以偿”,被苍南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录用了。靠着奖学金和助学贷款读完大学的他,怀着满腔热情,背起简单的行囊,离开安徽老家来到苍南成为一名基层农技人员。他克服语言不通、饮食不适等困难,默默工作,这一干就是14年!

  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曾祥亮发现:种田的大多是上了岁数的中老年人,他们虽然有种地经验,但文化程度不高,不懂得科学用药。他决心借助自己的专业特长,指导农民科学生产,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时间证明,他做到了。5年后,他成立了温州市第一家“庄稼医院”——信实庄稼医院。从此,不顾烈日酷暑、寒风下雨,他奔走在苍南的各个乡镇以及温州多个县(市、区)的田间地头,为庄稼诊断病情,开方抓药。说起曾祥亮,当地农民赞不绝口:“这年轻人是真有本事,这地里要是有个什么虫什么病的,找他准没错。”

  创新兴农

  在温州,花椰菜栽培历史悠久,传统品种因花球紧实,花梗雪白,产量大,口感差,市场价格普遍偏低。经常参加国内各大种业展会的曾祥亮,凭着敏锐的市场意识,积极引进台湾散花青梗花椰菜新品种,经过反复试种,终于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的“台青”系列花椰菜新品种。他探索出的“稻—菜”轮作栽培模式,即晚稻收割后种植花椰菜,一经推广,就得到市场认可。短短3年,当地花椰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万亩以上。

  随着花椰菜种植面积的扩大,保鲜运输成为花椰菜销售的一大瓶颈问题,曾祥亮又投资建起了一座千吨级蔬菜冷库,构建起产前品种引进、产中农资供应、产后冷藏营销的花椰菜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该模式使得当地花椰菜价格从低于全国平均价0.2元/公斤,一跃成为近年全国花椰菜价格的领跑者。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曾祥亮带领企业积极开展抗疫保供工作。看到瓯南地区近万亩花椰菜陆续上市,曾祥亮借助自己的冷库,延长花椰菜保鲜存储时间,既解决了农户的销售问题,也保障了市场蔬菜供应,为全国各地供应花椰菜超过30万公斤。同时,他还通过温州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和瓯海区民政局,向温州市区多家敬老院爱心捐赠蔬菜1.5吨。春耕备耕期间,他积极组织调配各种粮食和经济作物种子价值近50万元,通过电话、微信、下田等方式,带领团队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150余次;针对当时交通不畅、农用物资匮乏等问题,他通过申领温州市疫情防控车辆专用通行证,平均每天调运化肥等农资7500多公斤,解了不少种植户的燃眉之急。

  多年来,曾祥亮借助互联网,把他的信实庄稼医院从线下开到线上,并采用连锁运营模式,在农业主产区开办了10家连锁分院。经过不断探索创新,信实庄稼医院从起初为农户提供农业技术和农资供应的专项服务,发展成为目前集无人机飞防、惠农金融、农产品营销等全产业链综合服务的区域龙头企业,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抗疫保供作出了积极贡献。

  凭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曾祥亮先后获得温州市第五届农民职业技能比赛一等奖、浙江省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在第三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他获得“全国农业技术能手”称号。

  时光荏苒,初心不改。扎根基层14载,他以坚毅的信念,耐住了农村基层工作的寂寞;以专业的知识、满腔的热情和默默的行动,为更多人撑起了现代农业梦。

  本文由省农创客发展联合会秘书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