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林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座谈会上强调
健全机制形成合力 切实抓好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李军
□本报记者 李军
本报讯 4月14日上午,省农业农村厅在杭州召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座谈会,传达学习全国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座谈会精神,通报省乡村振兴局组建初步方案,部署有关重点工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通林在会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座谈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统筹谋划,推动全省扶贫工作机构职能尽快调整到位、形成合力,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开好局、起好步,为“重要窗口”增添“三农”风景,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王通林指出,目前,“三农”工作重心已发生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各级党委农办、农业农村部门和乡村振兴部门新的历史使命。各地要抓住这次机构调整的难得机遇,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积极争取机构编制部门的支持,确保机构职能和力量加强不削弱;要认真研究中央层面和省里的做法,在内设机构和职能调整方面,尽可能保持系统的对口衔接、同频共振;要健全机制、形成合力,厘清党委农办、农业农村以及乡村振兴部门的工作界限,通过优化职能设置和运行机制,实现无缝对接、高效运转。
王通林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做好开局之年的工作至关重要。要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实施新时代浙江“三农”工作“369”行动,坚持表格化推进、清单式落实、专班化运作,切实抓好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落地落实:一是要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加快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治和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共同打好种业翻身仗;二是要扎实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确保完成全年1500万亩播种面积、121.2亿斤总产量的粮食生产任务;三是要全力推进生猪增产保供,坚持建设和防疫并重,引导优化产业布局,保障猪肉供应安全;四是要系统实施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推进“三农”新基建项目实施,加快形成“乡村大脑+产业地图+未来乡村”的数字乡村建设新格局;五是要牢牢守住安全底线,采取“长牙齿”的硬举措,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干部队伍安全;六是要着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探索建立先富帮后富、推动共同富裕长效机制,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倍差和农民内部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七是要稳妥推进宅基地管理改革,抓紧落实农业农村部门的宅基地管理职能,加快推进农民建房“一件事”办理;八是要全面推行有效投资项目化管理,建立分层分类、长短结合的省市县三级农业农村项目储备管理体系,积极推进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落地见效;九是要抓紧编制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形成上下协调、衔接紧密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规划体系;十是要切实加强年度重点课题调研,谋划制定一批引领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文件;十一是要深入开展农业农村工作本质建设,按照“清家底、夯基础、建制度、强根本”要求,全力加强本质能力、本质基础、本质安全、本质制度和本质机制建设。
会上,各设区市农业农村局(渔业主管局)负责人围绕加强农业农村工作本质建设进行了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