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返贫和脱贫攻坚同样重要
吕文利
□吕文利
随着贵州宣布紫云县、纳雍县等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脱贫攻坚收官之后,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群众自主是基础。弘扬“人帮人、户帮户、民族帮民族”的互帮传统,在脱贫攻坚中发展为“县际互帮、东西互助、城乡互联、干群互系、村组互包”的互助方式,凝聚起了少数民族群众致富发展的精气神。从思想、技能等方面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脱贫之后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巩固脱贫、防止返贫,队伍建设很关键。驻村工作队员、挂包干部是乡村人才的“蓄水池”。巩固脱贫成果,要继续加强帮扶力量,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力度不减。同时,建立县乡村组干部能力素质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干部培训。既“请进来”又“走出去”,切实提高干部能力,为脱贫之后的发展打造一支“永不走”的队伍。
巩固脱贫、防止返贫,机制建设筑堤坝。要通过建立“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农户代表”组成的监测网络体系,对脱贫户的家庭收入状态、返贫潜在因素等实施网格化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情况,精准制定帮扶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脱贫攻坚最重要的是防松懈、防滑坡,防止返贫同样如此。这就要求必须把工作继续做深、做实、做细,措施更精准、方法更精当、机制更健全,助力群众真脱贫、稳致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信,各地积极利用区位优势、制度优势,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就一定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