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字农业先锋”赋能城乡融合发展
王猛
□王猛
以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先行者的探索与引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时代的来临,无疑为冲破城乡藩篱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武器”。一批批数字赋能的农业先锋异军突起,成为促进城乡交流的“桥梁”和“推手”。他们拿起手机当农具,让农民成为新职业,努力消解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森严壁垒,破解城乡二元难题。
城乡之间长期存在发展不平衡,究其原因,主要是城乡各要素资源无法自由流动,工农业之间很难实现良性循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有利于通过“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进农业工业化和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入。那么,“数字农业先锋”是怎样的群体?农村农业需要怎么样的“数字农业先锋”?
“数字农业先锋”能够令农业生产力大幅提升。数字农业将一切可用资源数字化,通过消除不确定性来优化生产全流程。有了先锋企业的参与,就能将风光土热温等自然资源及种养技术等进行有效整合,推动农业全链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例如,“极飞科技”“大疆农业”等在今年疫情期间利用无人机等助力春耕春管,正大集团利用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实现“舌尖上的安全”,都是借助数字力量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数字农业先锋”能够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尽管数字化能够提高农业生产力,但数字农业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让机器取代人,而是为人类赋能。先锋企业有技术也有动力去挖掘培养综合型涉农人才,进而把更多农民吸引到数字化浪潮中来。在“广东百万农民线上免费培训工程”中,腾讯微视等企业全方位链接城乡,在为广大农民提供免费培训的同时,也给农产品插上了“数字”翅膀,使其飞到城市居民的餐桌上。
“数字农业先锋”令城乡关系变得更加紧密。那些经过数字浪潮洗礼的先锋企业和人物,不仅可以将更多乡村产品带至城市,也能将先进的数字农业新理念播撒到田野乡间,使之在农产品生产、销售和乡村治理等领域落地。比如,阿里巴巴、拼多多等企业通过电商直播等形式带动农产品销售,千鲜汇利用微信群和小程序等创新家庭消费社交电商模式。在这些先锋的沟通协调下,城乡人员物流交往正日益密切。
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不会一帆风顺。“数字农业先锋”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甚至在市场风浪中遭遇失败。所以,扶持与培养“数字农业先锋”,需要政府部门有所作为,及时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好模式,让生态系统更加有活力,更加完善。如此,这支先锋队必将为构建新型城乡工农关系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