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科技 A05 2020-11-111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5版:科技

温山药种植技术

  温山药为薯蓣科薯蓣属藤本植物,别称参薯,味甘,性平,具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温州是温山药传统道地产区,种质资源丰富。全省种植面积约3万亩(含糯米山药、紫山药等),亩产2000公斤左右,年总产量约6万吨,主要分布在瑞安、文成、泰顺、苍南、乐清以及温岭、江山等地。温山药为地方药用品种,亦作食用。

  温山药种植技术要点:

  种植温山药宜选择日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地块种植。

  种植。选用品质优、丰产性好、加工性能佳的“温山药1号”良种。3月中旬进行种苗培育,选择晴天,切除种薯两端较细部分,然后横切成4-6厘米、100-150克圆柱形种块,切口处均匀蘸上草木灰后,在日光下晒1-2小时。亩用种量180-220公斤。处理好的种块按自然生长方向排列在畦面,种块间隔1厘米左右,然后覆盖3厘米左右厚的细薄土,再覆盖一层薄稻草。约20-30天出苗,待芽长3-5厘米时即可移栽。宜在清明前后定植,种植前需将土壤平整,单行筑畦,行距1.2米左右;每亩施3000-4000公斤有机肥、30公斤过磷酸钙作基肥,并与表土充分混匀。定植时,顺畦面每隔30-35厘米穴栽,亩种1300株左右;每个种苗留芽一个,芽朝上,竖放置穴正中,均匀覆土,压实,畦面覆盖稻草,稻草勿盖压种苗。

  管理。待苗生长到20-25厘米时,需要搭架,架杆插成人字架,并人工引蔓上架。及时培土除草,8月上中旬时,每亩可追施50公斤硫酸钾肥,促进块茎生长。加强病虫害防治,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尽量减少农药防治次数,优先使用生物农药。

  采收与加工。在11月上旬至下旬晴天时采收,先除去搭架,清理藤蔓并及时烧毁。采收时需利用工具深挖,切勿损伤块茎周皮,保持块茎完整,去除须根和芦头,洗净泥土后加工。加工成毛山药,需将块茎切去芦头,用竹片除去外皮,干燥;加工成山药片,需洗净块茎,刮去外皮,趁新鲜切成3毫米左右厚片,晒干;或将未完全干燥的毛山药切厚片,干燥;加工成光山药,宜选肥大顺直的干燥毛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

  省中药材产业协会 何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