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渔业 B04 2020-09-261 2020年09月26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B04版:渔业

今年我省渔场资源好于去年同期

带鱼、鲳鱼、马鲛鱼、大黄鱼等主要鱼类产卵多,幼鱼发生量大

  9月16日,全省禁渔期结束,宁波沿海等地千帆齐发奔向大海,开展捕捞作业,海面上又变得热闹起来。那么,今年我省渔场资源如何?带鱼、小黄鱼、鲳鱼分布密度怎么样?梭子蟹较去年多了还是少了?东海的鱼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开捕后渔民的产量和收入会增加吗?

  近日,从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获悉,今年我省渔场带鱼、鲳鱼、马鲛鱼、大黄鱼等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多,幼鱼发生量大,全省渔场资源好于去年同期。

  据监测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省渔场主要渔业经济种类资源状况总体较好,其中带鱼、鲳鱼、马鲛鱼、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等资源状况较好,总体呈现产卵亲体数量多、幼鱼发生量较大;虾类资源状况虽然为近些年最差,但梭子蟹资源明显好于去年同期;上层鱼资源持平:鮐鯵鱼整体资源状况处于中位水平,鲐鱼资源稍差,而鯵类资源稍好。

  据预测,渔场开捕后,下半年的主要经济鱼类(带鱼、鲳鱼、马鲛、海鳗、乌贼、刺鯧等)资源普遍好于上年,但由于上半年梭子蟹产卵亲体不足且捕捞较多,导致下半年梭子蟹发生量不高,虾蟹类总体资源状况较差,鮐鯵鱼受海况影响较大,渔场分布较散而不利于捕捞。不过,综合来看,2020年全年生产形势应该好于去年。

  我省是海洋渔业大省,浙江渔场素有“东海鱼仓、中国渔都”的美誉,海洋捕捞业是浙江大农业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长期以来受粗放型发展方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海洋渔业资源衰退严重。自2014年我省开始实施渔场修复振兴计划,截至目前,已累计压减国内海洋捕捞渔船3273艘,压减功率44.5万余千瓦,压减捕捞产量19.1%,累计增殖放流苗种210亿单位。全省共清剿涉渔“三无”船筏1.8万余艘和违禁渔具99万余张(顶),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6万余起,使得过度捕捞得到有效控制,浙江渔场渔业资源总体保持稳定。

  据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加大幼鱼保护力度,继续开展“三战行动”(海上安全攻坚战、伏休成果保卫战、幼鱼资源保护战),提高渔业资源修复和保护效果。同时,加强渔业资源调查监测,持续开展规模化增殖放流活动,建设海洋牧场。此外,还将加强作业管控,整治违法捕捞,提高转产转业扶持力度,继续压减捕捞产能;联合海警和周边省份执法力量开展伏休渔期海上联合执法行动,对尚未开捕的作业方式及其他省份捕捞船只在浙江海域的非法捕捞行为进行严格执法,为浙江渔场修复振兴计划护航。卢占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