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刊 A09 2020-09-261 2020年09月26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9版: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刊

徐冠洪:农创客恋上“农遗” 要给“稻鱼共生系统”增添更多生态因子

  青田岙垟,是青田县仁庄镇南木宕村归国华侨徐冠洪“稻鱼共生”的种养基地之一。这段时间以来,徐冠洪每天都要到基地转转,秋风渐起,金黄的稻穗压得秸秆弯了腰,沁人心脾的稻香四溢,水里田鱼正肥,不时在“烂糊泥”里扭动着身躯。

  “再过一段时间,我这里就将迎来双丰收,预计亩均产鱼百斤、产稻千斤,产值能够突破万元。”徐冠洪露出被太阳晒得黝黑的手臂,算起了账。

  徐冠洪毕业于原丽水师专物理系,几经辗转于2011年开始筹备青田愚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攻“稻鱼共生”项目,并于2012年创办了愚公生态农场。

  “我的稻田里,不施农药化肥,不给鱼喂食商业饲料,我要用返璞归真的方法试验‘稻鱼共生’的最佳种养模式。”徐冠洪说,“稻鱼共生系统”里的水稻和田鱼,本质上就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青田田鱼具有爱拱泥、杂食等特性,这样既有利于松动稻田泥巴,又能最大程度减少水稻的病虫害。“而且它还喜欢吃水稻的浅层根,促使水稻根系向下生长,提高了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反过来,不施农药化肥的稻田,也能为田鱼提供更适合、更安全的生长环境。”

  如今,徐冠洪已开始试验“冬鱼”模式,即每年10月份的稻鱼收获之后将田晒裂杀菌,再灌水投入鱼苗,到第二年5月份新的秧苗种下之前又可以先行收获一批田鱼。

  用徐冠洪自己的话来说,他既爱观察,也爱折腾。看着稻田里泛滥的福寿螺,他就在基地里养了一批鸡鸭,把福寿螺作为鸡鸭的饲料;后来,干脆划出一片田养殖起甲鱼来,既消灭了福寿螺,又能吃掉生病的田鱼、阻止病菌的蔓延,这一实验效果也达到了预期目标。通过这些年经验积攒,徐冠洪认为,和谐的“稻鱼共生系统”,本就是一个生物群落健全的生物圈,包括田鱼、水稻,以及各种有机质甚至虫子在内的生物能够和谐共生,不需要太多的人为干预。

  随着名气的增大,这些年他还经常拿自己的农产品参加各种比赛。徐冠洪说自己要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广青田的“稻鱼共生”模式,鼓励和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这一系统,引领更多人走上小康的康庄大道。

  杨敏 黄晓俊 郭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