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种植技术
何伯伟
我省是山茱萸传统道地主产区,主产于淳安、临安,全省种植面积5.5万亩,年产量2000吨,产值近亿元,产品质量上乘,居全国之首,是知名中药“六味地黄丸”中重要的一味。“淳萸肉”获国家地理标识证明商标。
山茱萸的产地宜选择海拔600-1200米的阴坡、半阴坡或阳坡的山谷和山下部,园地要求光照充足,土质肥厚,质地疏松,排灌良好,富含有机质、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好,以黄棕壤和棕壤土为主,pH值在5.0-7.0,呈微酸性偏中性。
山茱萸种植技术要点:
种植。宜选择抗性好、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栽培,每年11月至翌年2月底,当苗木落叶后起苗,苗高达70厘米以上时,需适当修剪苗木根系,可进行秋栽或春栽。实生苗种植密度株行距4×4米,每亩宜栽植30-40株;嫁接苗种植密度株行距3×4米,每亩宜栽植50-55株。种植时,应扶正苗木,用手轻提苗木,使根系舒展,然后踏实,同时浇透水以定根,之后再覆一层松土。定植后为保证苗木成活率,应根据实际情况浇灌2-5次。
管理。山茱萸幼林期每年6-7月需进行除草,10月进行浅垦;成林后,每年7月上旬旱季来临时至采收前需清除杂草,但不得使用任何除草剂,10月份后逐年向树干外围深挖坑施肥,第一次施肥在11月或翌年3月上中旬,第二次在6月上中旬,以施有机肥为主,每株施有机复合肥1-1.5千克或施尿素和过磷酸钙各0.5千克、饼肥0.5千克。幼林期离幼树30厘米处沟施,成林后沿树冠投影线沟施。初花期用2.5%-3.5%的农用硼砂液涂树干,盛花期用0.5%-1%的农用硼砂水和5-10毫克/千克的2,4-D液混合喷雾2-3次保花保果。同时,要加强树枝整形修剪,培养高产树形,防治好角斑病、炭疽病、灰色膏药病、山茱萸蛀果蛾、木橑尺蠖、绿尾大蚕蛾等。
采收与加工。当山茱萸果实由青变红,大部分果实(80%以上)为红色时,即可采收。采收时期一般为10月前后,不得在露水未干或下雨天采摘。采摘后,清除枝叶、果柄、病果等杂质,将果实软化,软化方法可采取水煮、水蒸、火烘三种。软化冷却后的果实用脱核机或人工挤去果核,同时清除残核等杂物,将果肉均匀薄摊于干净的竹匾上,晾晒;初次晒时,需勤翻动,后期减少翻动次数;也可用炭火缓烘,初烘温度70℃,勤翻动,后期温度60℃,减少翻动次数;日晒或缓烘至沙沙响时收起,摊凉,置容器中密封。
省中药材产业协会 何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