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浙江农技推广 B01 2020-08-291 2020年08月29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B01版:浙江农技推广

他一年生产的粮食够1600人吃一年

袁隆平团队聘他为新品种测试技术员

  “我喜欢当农民,种粮食,心里踏实!”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种粮大户厉定伟说起“他的稻田”时,眼睛里放出明亮的光,因为他的心里装着600多亩稻田。

  50岁的厉定伟,是莲都区碧湖镇魏村村人。魏村是碧湖平原上的大村,这里雨水充足、地势平坦,农业是当地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1987年,厉定伟初中毕业后就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渐渐成为农业一把好手。“我是个农民,就得踏踏实实种粮食。”厉定伟说。2006年,他看到电视上播放东北大型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的新闻画面。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想靠种水稻赚钱,必须机械化。

  2009年,他购入第一台收割机,“每天能收割100亩水稻”。次年,厉定伟牵头成立丽水碧湖虹菊粮食产销专业合作社,把镇里大部分的抛荒地集约起来,发展规模化水稻种植,从播种到收割,实现全程机械化种植。此后,水稻种植面积开始不断提升,200亩、300亩……今年,他的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600多亩。

  碧湖平原雨水足地势低,有一部分低洼田,不宜种蔬菜、旱粮,厉定伟就与农技专家一起开展试验总结,向周边农户推广“稻田养泥鳅”“稻田养鸭”“稻田养鱼”等种养模式。同时,他积极联系省、市科研机构专家,引进优良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新品种,如“甬优15”“甬优17”“宝田”“华珍”“广甜”等,向农户示范、推广,帮助周边农户提高种田效益。

  在厉定伟心中,种田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他给了一组数据:600亩稻田一年总产量约40万公斤稻谷,按人均每年250公斤的需求计算,他一个人一年种的粮食可供1600人一整年的口粮。

  2014年,湖南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袁隆平院士团队)选中厉定伟的合作社,建立国家级水稻品种审定丽水试验基地。作为我省唯一试验点,基地承担着为全国水稻增产和稳产提供数据的重任。同时,被聘为华智品种测试技术员的厉定伟,要记录下每一个参试品种、每一亩田,从播种到收割的全过程数据。

  “和往常一样,踏踏实实地种。”在试验田里,厉定伟亲力亲为,回归传统的农作方式,“把它们看作自己的孩子”,全心打理,用心记录。

  合作一开展,持续了整整6年,910个杂交水稻品种先后在60亩试验田参试。其中,2019年参试品种达286个,列全国19个基地之首。最成功的一个参试品种,亩产量达到1100公斤。

  除了承担超级水稻品种试验任务外,厉定伟还与10余家省、市科研单位开展试验推广。在另外60亩试验田里,他正在谋划近60个新品种的参试项目。

  “没准哪个品种就是将来增收的希望。”他始终这样认为。

  陈炜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