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监测 早预警 早预报 早防治
我省全力遏制晚稻重大病虫暴发危害势头
姚晓明
![]() |
当前气候条件和水稻生育期都非常有利于稻飞虱快速繁殖,同时,晚稻后期褐飞虱北方回迁虫源可能会大量迁入我省,落地成灾风险大。全省各级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加强监测预警,强化行政推动,加大技术指导,早监测、早预警、早预报、早防治,全力遏制中晚稻重大病虫暴发危害势头,全力以赴打好“虫口夺粮”攻坚战。截至目前,全省晚稻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2736.68万亩次,较上年同期增加24.6%;已防治面积2354.6万亩次,较上年同期增加124.7%。
一是加强监测预警。省植保农药站严格病虫信息报告周报制度,组织各级病虫测报人员采取“系统调查与面上普查、灯下调查与田间调查、智能测报与传统测报”紧密结合,突出做好褐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白叶枯病等暴发性、突发性病虫的系统监测,确保全面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同时,组织相关专家会商研判病虫发生趋势,及时发布病虫情报预警信息。全省组织专家会商会68场次,发布病虫情报300期、30.94万份、预警信息88.49万条次。
二是强化行政推动。8月11日,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召开全省晚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专门部署晚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各地迅速行动,组织召开专题防控会议77场次、防控现场会51场次,组织乡镇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农资生产经营人员等5916人次参加会议,及时部署晚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
三是强调综合施策。各地坚持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推进,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464个,示范面积42.54万亩,绿色防控技术得到大面积应用;组织服务组织1629家,开展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491.15万亩次,进一步推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
四是加大技术指导。省农业农村厅成立调研指导组,分赴各地开展病虫防控调研指导。各级植保部门积极行动,在防控关键节点组织专家、农技人员深入田间防控一线,开展病虫防治分类指导。各市、县、乡三级联动,通过农业专班群、农技群、种粮大户群、农资群等传递防治信息107.42万条次,组织技术服务指导8275人次。
五是加强应急管理。全省各地共落实应急农药储备807.48吨,其中敌敌畏128.85吨、烯啶·吡蚜酮32.25吨、阿维·氯苯酰93.15吨、噻唑锌103.25吨,有效满足各地应急防控需求。同时,各地切实加强农药市场监管,有针对性地开展对褐飞虱防治用药和专业化服务组织统防统治用药的监督抽查,确保农户用上“放心药”。
姚晓明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