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消费 A09 2020-08-291 2020年08月29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9版:消费

地摊消费需谨慎

  近期,“地摊经济”热度很高,因贴近老百姓生活,所售物品便宜实惠,受到老百姓欢迎。但“地摊经济”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凸显出一系列问题,如流动摊贩存在食品安全风险,不法商贩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等。近日,消保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地摊商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地摊食品保鲜难,谨慎食用。当前天气炎热,受制冷设备和摊位规模的制约,流动摊贩对食品的保鲜等措施很难比得上堂食店铺,所以消费者应尽量选择设备齐全的商家;选购食物时,要以易保存易加工的食物为主,少吃生食及需冷藏原材料的食物;选购包装食品时,一定要仔细查看食品外包装上是否有食品生产许可、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限、贮存条件、成分或配料表等内容,同时要特别注意查看包装有无破损、外漏、胀包、异味等现象。

  二是地摊商品廉价多,注意质量。经消保部门实地考察发现,地摊上售卖的不少商品为廉价商品。因售卖方式、地点流动性大,给极个别商家销售质量较差的商品提供了机会。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地摊商品时要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购,购买吊牌、标签齐全,产品信息标识清晰,产品外包装完好的商品,注意核对商品有无质量保证等认证标识,不要只关注价格,不要购买“三无”商品,多对比多挑选,做到科学理性消费。

  三是地摊推销易夸大,理性消费。消费者在选购地摊商品时,既要警惕一些商家以“XX厂倒闭清仓甩卖”等形式进行低价促销,也要谨防把价值较低的商品虚标高价,或对产品功能进行夸大宣传。只要声称包治百病、防癌抗癌等治疗功效的,切勿购买;保健食品广告中没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也有猫腻,不宜购买。

  四是地摊交易留凭证,便于维权。尽量索要相关购物凭证,以便日后维权举证。地摊不同于店铺,作为一种流动摊铺,它没有店名、地址、购物凭证的制约,很可能导致消费者遇到消费纠纷时难以举证维权,甚至无法联系到经营者。因此,交易时尽量采用手机支付,减少现金交易。如果出现问题,可以通过电子支付凭证确认交易记录。选购地摊商品发生消费纠纷时,可直接拨打12315热线进行投诉。

  肖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