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部分优异瓠瓜地方品种介绍
陈小央
![]() |
![]() |
![]() |
![]() |
![]() |
青腰葫芦为葫芦科葫芦属瓠瓜变种,又叫捏颈蒲,由于颈小腹大,瓜皮青绿色,所以叫青腰葫芦,为磐安农家品种,主要分布在浙中地区。
青腰葫芦植株蔓生,长势旺,分枝性强。叶色绿,叶缘波状,正反面均有白色茸毛。结瓜性能好,主侧蔓均能结瓜。瓜外形呈梨形,商品瓜长25厘米左右,下部横径14-16厘米,上部横径7-9厘米,瓜把长约7.3厘米。瓜表面密生短绒毛,并有青白色不规则花斑,瓜老熟后,青白色花斑变成浅绿色。瓜肉白色,肉质致密,味微甜,品质好,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清热解暑、利水消肿、止渴、通淋散结之功效。单瓜重约1公斤左右。青腰葫芦的种子扁平,卵形,淡黄色。 青腰葫芦露地种植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种,4月定植,株距50厘米,行距160厘米,搭架栽培,单蔓整枝,子蔓结瓜。6-9月采收,每亩产量约3000公斤,耐热,耐旱,抗性较好。
牛腿蒲
牛腿蒲为葫芦科葫芦属瓠瓜变种,由于果实颈小腹大,不束腰,形似牛腿而得名,是舟山地区农家品种,台州、温州等地均有零星栽培。
牛腿蒲为晚熟品种,植株蔓生,生长势旺,分枝性强。叶呈心脏形,叶厚呈深绿色。牛腿蒲以侧蔓结瓜为主,瓜自柄部到脐部逐渐粗大,形似牛腿,瓜皮浅绿色,表面密生短绒毛,瓜横切面近圆形,老熟后瓜皮变成黄白色,瓜肉白色。商品瓜一般长约30厘米,横径6.3厘米左右,瓜把较长,约14厘米,单瓜重约500克,肉质较细,味微甜,品质佳。耐贮性好,不易老化。牛腿蒲的种子扁平,卵形,淡黄色。
牛腿蒲露地种植一般在4月上旬播种,下旬定植,株距50厘米,行距160厘米,搭架栽培,单蔓整枝,子蔓结瓜,7-10月采收,每亩产量约2500公斤,牛腿蒲抗性好,易栽培,耐高温,耐湿,但不耐干旱。
青皮圆蒲
青皮圆蒲为葫芦科葫芦属瓠瓜变种,属圆葫芦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浙中地区。
青皮圆蒲种生长势较旺,分枝性强。叶绿色,心脏形。瓜皮绿白色,无花斑杂色,有茸毛。瓜近圆形,瓜长14.3厘米左右,横径约14.1厘米,单瓜重约1公斤。青皮圆蒲肉质致密,耐储性好,抗热性强。
青皮圆蒲露地种植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种,4月定植,株距50厘米,行距160厘米,搭架栽培,单蔓整枝,子蔓结瓜,6-9月采收,亩产约3500公斤。
杭州长瓜
杭州长瓜别名长蒲,葫芦科葫芦属瓠瓜变种,是杭州地区的一个地方品种,上世纪60年代末从上海引进,现为杭州市郊主栽品种。
杭州长瓜生长势旺,分枝性强。叶绿色,心脏形,密生白色茸毛。花呈乳白色,雌雄同株异花,以侧蔓结果为主,瓜呈长棒形,下端稍大,商品瓜长40-60厘米,横径4.5-5.5厘米,瓜色淡绿,阴面白色,横切面近圆形,瓜肉乳白色,单瓜重0.7-1.0公斤,瓜柄较短。肉质致密,水分含量低,味微甜,品质好,清炒或者做汤均可。因其性寒,味甘,具清热、解暑、止渴、利尿作用,是初夏时节的美味佳肴。
杭州长瓜为早熟品种,定植至始收60-70天。保护地栽培,一般2月上旬播种,3月上旬定植;露地栽培,2月下旬播种,4月上旬定植。行距70厘米,株距50厘米。5月上中旬至7月中旬采收。亩产量可达2800-3000公斤。
杭州长瓜怕高温,喜湿不耐干旱,抗病性较弱,易感炭疽病,但虫害少。
东阳蒲芦
东阳蒲芦为葫芦科葫芦属瓠瓜变种,果颈小腹大,束腰,属于腰葫芦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浙中地区。
植株生长势旺,分枝性强。叶子心脏形,叶深绿色,叶缘波状。茎叶密生白色茸毛。以侧蔓节瓜为主。瓜形状呈梨形或葫芦形,颈小腹大,近瓜蒂端瓶颈形,商品瓜长20厘米左右,瓜腹横径约13.5厘米。瓜皮浅绿色,附生白色茸毛,瓜面无斑纹。瓜柄长约8-10厘米。瓜肉白色,单瓜重约800克。中晚熟品种,耐高温,适应性广,品质好,肉质细嫩致密,味甜,品质优,适宜炒食。
东阳蒲芦露地种植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种,4月定植,株距50厘米,行距160厘米,搭架栽培,单蔓整枝,子蔓结瓜。6-9月采收,亩产约2500公斤。
陈小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