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条形的、圆筒状的、葫芦形的……
我省收集优异瓠瓜地方种质资源百余份
事实上,瓠瓜确实有长相迥异、难以区分的“兄弟姐妹”。作为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的攀缘草本植物,瓠瓜因长相不同,在各地的称呼也各不相同,有称扁蒲、葫芦的,也有叫蒲瓜、长瓜的,还有叫夜开花的,等等。在瓠瓜“家族”中,按照果形分,可分为4个变种:一是瓠子。果实长,瓜长圆柱形,一般长40-70厘米,横径5-14厘米。果皮绿白色,柔嫩多汁,瓜肉白色,一般以食用嫩瓜为主。如杭州长瓜、安吉长瓜、绍兴长蒲、温岭八月蒲。二是长柄葫芦。果实束腰,形似牛腿,颈小腹大,瓜柄较长,抗性强,晚熟。如牛腿蒲、临海冬蒲等。三是腰葫芦。果实葫芦形,束腰,颈小腹大,抗性强,适应性广。如青腰葫芦、东阳葫芦等。四是圆葫芦。果实球形或者长圆形,果皮淡绿色或绿白色,晚熟,品质好。如青皮圆蒲、温州圆蒲等。
我省栽培瓠瓜历史悠久,各地农村均有种植。露地栽培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种,4月定植,保护地栽培时间可适当提早,亩产可达4000公斤左右。同时,由于瓠瓜杂种优势育种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代杂种品种病害少、栽培容易、产量高、早熟性好,因此,瓠瓜已成为各地早春保护地栽培的重要蔬菜之一。此外,瓠瓜还因其抗逆性强,适于作西瓜和极早熟栽培黄瓜的砧木而被生产者广泛应用。
瓠瓜用途广泛,嫩果可供食用,是夏秋季市场供应的主要蔬菜之一。瓠瓜老熟后,干燥坚硬的果壳可作盛水装物的容器,还是制作工艺品的好材料,如葫芦漏勺、葫芦茶匙等。近年来,瓠瓜除了食用外,还可作为观光作物,采用大棚拱形爬架栽培方式种植瓠瓜,一个个瓠瓜垂挂下来,十分壮观,成为游客们拍照留念的一道风景线,受到游客欢迎。这种种植方式一般株距50厘米,每畦搭拱形架,每畦双行正对引蔓,子蔓结瓜。
为全面了解和收集我省各地瓠瓜地方种资源,近年来,我省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行动中,详细普查了各地的瓠瓜地方种质资源,并收集了102份瓠瓜“家族”中具有优势的地方种质资源,然后进行鉴定、评价、保存。目前“青腰葫芦”“杭州长瓜”“牛腿蒲”等一批知名的地方老品种资源已被列入我省首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名录。现将部分优势地方种质资源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