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转身”现芳华
——天台张思村村民陈最强点赞家乡美
李松
以墩头台为中心的十字街,两边分布着12处风格独特的古建筑群,青石板小道伴着小桥流水……走进天台县平桥镇张思村,一幅江南古村的别致画卷扑面而来,让很多人第一眼就爱上了这里。
“这众多的古民居、古祠堂等,是我们村最珍贵的宝藏。”村民陈最强告诉记者,但10多年前,这些“宝藏”差一点毁于一旦。
原来,当时一些村民想趁着新农村建设的机会,拆掉这些日渐破败的老建筑,造新房子来改善居住条件。开会表决的时候,唯有村支书和另一个村干部坚决反对,一番曲折后,房子才终于被保了下来。
老宅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张思村在实践中不断加深这样的认识。这些年来,该村统筹推进乡土文物文化保护利用和新农村建设,成效卓著,先后被评为国家美丽宜居示范村、国家级和省级3A级景区等,被列为全国第二批传统村落、省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等。
“我们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子走对了。”陈最强说。过去,张思村以种植水稻和蔬菜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村民增收渠道比较少。2013年开始,该村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后,面貌焕然一新:将老房子收归村集体,统一进行修缮;先后完成7幢古民居、2.5公里长的霞客古道等的修复,打造了熏风亭、霞客亭2处村内休闲长廊,建设了张思休闲特色文化长廊和白湖文化长廊;引进摄影、美术、书法、扎染等8个项目,丰富了发展业态;村里先后开办农家乐(民宿)18家,可一次性接待260多人住宿、1200人就餐。去年,村里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
“村里整合闲置、抛荒的土地,流转给农业主体开展多种经营,生产的水蜜桃、茭白、青椒、葡萄等绿色农产品,销路很好。”陈最强说,村里还推出了采摘游、农田认领等农旅项目,很受外来游客欢迎。短短6年时间,村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1.6万元迅速攀升到去年的4.1万元。
眼下,张思村正在努力打造非遗特色旅游村。“到时候,村庄就会更美好更热闹了。”陈最强憧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