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给大学生社团“赞助费”,竟是为了洗钱
宁波警方破获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陈佳妮 奕超超 柳家欢
![]() |
“赞助”其实是陷阱
直到民警找上门,某大学社团的社长小刘(化名)才惊讶地意识到,自己和学校的社团竟然掉进了一个“洗钱”的大坑。
2018年时,小刘认识了某公司员工罗某,罗某提出可以赞助学校社团运营。赞助的过程并不复杂,公司有一项业务要用银行卡“走账”,需要小刘提供一些学生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电话号码等信息。之后,会不定时有钱打进这些学生的银行卡里,收到钱后再把钱转给罗某就行。每收到一个学生的信息,罗某会给社团20元至30元的“赞助费”。
社团活动多,经费紧张,这样的赞助对于社团运行来说是件好事。小刘就和社团各个部门的部长联系,让他们统计社团成员的名字、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银行卡号等信息。大家一心只想赚点“赞助费”,也都积极配合。
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多个大学校园里都有。宁波某在校大学生小王说,收到的钱每笔金额并不大,在几百元至千元不等。
但学生们万万没想到,他们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成了“洗钱工具”。
警方捣毁相关团伙
罗某的曝光,在去年7月。当时,奉化网警大队发现了罗某涉嫌在网上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并从中牟利的线索。
通过这条线索,警方立即介入调查。经查,该团伙利用大学生辨识能力较低、社会经验不足等特点,冒充某网络公司职工进入校园,以赞助学生社团为由骗取学生信任,再假借为公司避税走账等理由,要求社团成员提供姓名、银行卡号等公民个人信息,把学生当成洗钱的工具。
“犯罪团伙将社团内学生的个人信息整理后,通过他人卖给境外赌博团伙获利。赌博团伙利用学生个人信息在境外赌博网站注册账号,并将赢得的赌资打入各个学生的银行卡内,再由学生将钱转回给该犯罪团伙,以这种方式洗钱回收赌资。”办案民警说,被害人遍布宁波、温州、杭州、安徽等多所大学。
民警还根据前期掌握的线索,成功捣毁与之关联的境外赌博团伙,抓获以陈某为首的3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达40余万元。目前,罗某等10人因涉嫌侵犯公民信息罪、赌博罪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犯罪的方式层出不穷,大学生团体在社会兼职、拉赞助时应充分了解对方情况,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充当犯罪的工具。
陈佳妮 奕超超 柳家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