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政策 A05 2025-09-271 2025年09月27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5版:政策

文章导航

“粮”策礼包请收好

  杭州市富阳区宏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植保无人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为让浙江的粮仓更满、“油瓶”更稳,让种植户更有赚头、更有干劲,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等七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粮油产业稳定发展的意见》。这份文件里的举措,关系到补贴、技术、销路等农民最关心的事。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意见》的出台背景是什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保护农民粮油生产积极性,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进一步巩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省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在125亿斤以上,经省政府同意,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供销社、省粮食物资局、省林业局等七部门联合出台该《意见》。

  《意见》主要内容有哪些?

  《意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升粮油生产基础保障能力;二是完善粮油产业扶持政策;三是提升粮油生产水平;四是推进粮油全产业链建设。

  如何提升粮油生产基础保障能力?

  一是强化耕地保护利用。全面推进“多田套合”农用地布局优化,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把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到2027年,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含储备区)达1000万亩。加强耕地用途管控,严格治理耕地抛荒。实施土壤健康行动,细化落实污染防治措施。

  二是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效,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带动能力。推动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开展粮油产业“领头雁”、农机一线“专家”、“粮二代”等技术骨干专项培训。

  三是加强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突出粮油作物,围绕水稻、小麦、油菜等全程机械化服务能力,打造5公里农事服务圈,满足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需求。到2027年,全省规划布局建设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350个以上,各类农事服务站点1000个以上,实现粮油生产农事服务功能全覆盖。

  四是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突出常规早籼稻、常规晚粳稻、籼粳杂交水稻、杂交籼稻、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加强优势区域良种繁育基地和南繁基地建设。到2030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合格率达98%以上。

  如何完善粮油产业扶持政策,

  保障主体种粮权益?

  一是完善生产扶持政策。继续执行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执行省级规模种粮种油直接补贴,每亩120元,落实省级规模种粮动态补贴政策。对开展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和水稻机插秧等社会化服务予以补助。落实产粮大县利益补偿机制。

  二是落实收购和订单奖励政策。实施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省内早稻、小麦和晚稻订单奖励,其中早稻订单实行全覆盖。省级小麦订单每百斤奖励30元,每亩不超过150元;省级早稻订单每百斤奖励30元;省级晚稻订单每百斤奖励20元,每亩不超过180元。实施订单良种奖励政策,省财政对与种子企业签订订单合同并按订单交售水稻、小麦良种的种子生产者,按实际交售种子数量给予奖励,每百斤常规水稻种子奖励30元;每百斤杂交水稻种子奖励100元,每亩最高不超过300元;每百斤小麦种子奖励30元,每亩最高不超过150元。

  三是强化金融保险支持。推行政策性水稻、小麦完全成本保险,继续实施玉米、大麦、油菜种植和杂交水稻制种等政策性农业保险。执行粮食生产贷款贴息政策。实施粮食收购市场化贷款贴息政策。

  提升粮油生产水平,

  主要通过哪些方式?

  一是深入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聚焦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深入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每年建立省级粮油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50个,省市县三级粮油高产示范方1000个以上,加快完成中央油茶保供三年行动计划任务。

  二是大力提升粮油生产农业机械化水平。深入开展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加快小型化、轻便化、多功能先进适用农机研发应用,重点破解水稻、油菜机插,油菜、大豆机收和丘陵山区机械化作业等薄弱环节,大力推广精量化播种、精细收获减损技术。到2030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7.5%,水稻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8%以内。

  三是推进粮油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提高农药、化肥利用率,减少单位面积农药、化肥使用。大力推广粮经轮作、水旱轮作、农牧结合、综合种养等“千斤粮万元钱”生产模式,努力增加农民经营收益。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广使用绿色防控措施和绿色农资,强化应用侧深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减少单位面积农药、化肥使用,每年建立省级绿色防控示范推广基地100个。

  怎样推进粮油全产业链建设?

  一是扶持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鼓励和引导粮食经营主体,建立以订单、合同、股份等为纽带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进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推动优质稻米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积极培育“浙江好粮油”产品和优质粮油品牌。大力推行林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推动实施油茶林地规模化经营。

  二是加强储备管理。全面落实地方储备粮油规模,优化储备品种结构。加强地方储备粮省外代储监管,强化风险管控,确保储存安全。完善省市县三级种子、农药、化肥储备制度,落实落细储备任务。

  三是搞活市场流通。加强省际粮食产销合作,建立稳固的省外粮源基地,畅通粮源渠道。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持续实施粮食“六大提升行动”。加快推进省级、区域、市县应急保障中心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完善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社会责任储备管理,鼓励倡导社会自主储粮。深化现代化粮食收购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产购储运加销”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粮食生态体系。推进“五优联动”扩面提质,全省每年实施规模不少于100万亩。

  四是加强木本粮油全产业链发展。支持木本粮油种植基地建设,推广高产优质品种,提升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推动木本粮油精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完善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链条。拓展线上线下市场渠道,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推动木本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