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越窑又起“新火”
“瓷源”之光点亮小山村
![]() |
![]() |
![]() |
![]() |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大善小坞村来了不少游客,他们是来“打卡”越窑青瓷的。这个位于绍兴市上虞区西南部的小山村,不仅风景秀丽,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越窑青瓷之源。
青瓷给予大善小坞村的,是厚重的历史。距今约2000年的东汉时期,世界上最早的成熟瓷器在这里诞生。如何发展好青瓷IP,如何因瓷而兴?大善小坞村的村民,正在努力书写“瓷”文章。
出现“瓷”机
青瓷虽有近2000年历史,但在大善小坞村却是个新鲜东西。
在“瓷”之前,大善小坞村曾有过自己的“风光”。上虞第一家上市公司上风集团在此诞生,整个村庄将近400人在这个公司工作。这也是大善小坞村吃到的第一波“红利”。但随着公司搬迁,留给村里的是近200亩的闲置厂房,不少村民开始外出寻找工作。村集体经济也开始“缩水”。
“村里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村民一波接着一波开始讨论,但是每个人心中都很坚定。
特色是什么?答案就在不远处的山上。2013年,一场大雨给这个村庄带来了契机。“随洪水冲刷下来的,除了泥沙,还有青瓷的碎片。”上虞区文广旅游局副局长郑杰峰仍记得那时候的情景,沉寂了1000多年的古窑址在不经意间被“暴露”。
一时间,专家学者会聚到这个小山村。随着考古的深入发掘,越来越多的瓷片得以重见天日,他们仿佛在山上重新找到历史的注脚。专家论证后对这片区域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并认为开放性呈现这个遗址会更有意义。于是,凤凰山遗址考古公园应运而生。此后,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入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从城市回村庄做社工的大善小坞村村民赵森琼从不后悔当初的决定。“村里发现了‘宝贝’,并开始建设考古公园,没多久又开始建设瓷源小镇,打造千亩荷塘。我就觉得村庄要发展了!”她说。
一场大雨带来了越窑青瓷窑址,也带给村民从文化里掘金的机遇。
“瓷”地有银
去年,大善小坞村人口2070人,村集体收入高达180万元。这样一个小山村,凭什么?无他,青瓷。
这些年,大善小坞村以青瓷文化特色产业、青瓷文化旅游产业两个发展方向为重点,以行走在青瓷的故乡为IP,激活闲置资产资源,联结陶瓷工艺体验馆、陶瓷衍生品体验馆、“瓷宫”文创等节点,打造绍兴市三星级“共富工坊”,形成全新青瓷产业链,拉动村民就业50多人。
钱云珍就是靠“瓷”吃饭的村民,她家有20多台拉胚机器。这些年,村里对村民开展免费的青瓷制作培训,村民学好技能后,村里还无偿提供拉胚机器,让她们在家里就能就业。“我现在可以接待学生过来研学游,教他们拉胚。”钱云珍高兴地说,她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2014年,上虞开始培育创建瓷源文化小镇,包括艺术引领区、青瓷研学营地等板块。据上虞区曹娥江度假区负责人介绍,小镇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全国瓷文化传播新高地、国家级研学旅行营地。
随着瓷源小镇建设的不断推进,前来研学、考察、旅游的团队日渐增多,大善小坞村每年都会举办各类活动,游客量年均达5.5万人次。村民丁茶娟在瓷源小镇的越青堂当销售。“看到春节期间,很多从上海、沈阳过来买青瓷的人,我觉得很骄傲。”丁茶娟很珍惜这份工作,她对仓库内各种瓷器的摆放了如指掌。在瓷源小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作人员来自大善小坞村。
2022年,大善小坞村参与了浙江省未来乡村先行村创建,对基础设施和景观景点进行了打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如今的大善小坞村,有凤凰山遗址公园、千亩荷塘、瓷源文化小镇三张“金名片”,每到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既然我们有青瓷这个资源,就要用好它。”大善小坞村党委书记虞建淼觉得,大善小坞村要做的就是借势而为,做好青瓷文章。
由“瓷”及彼
故乡是什么?
是长亭短亭都不能荒芜的那条路,是一个人永远的归属。
青瓷的故乡大抵亦如此。
发展青瓷文旅产业,首先要发展农家乐、民宿,让客人玩得好留得下。但是刚开始人流量小,新兴产业的出现,让村民一度望而却步。
“很多人观望,觉得看不到前景。”虞建淼一家一户上门宣传,告诉他们在自己家开农家乐是个不错的选择,他还让自己的妻子带头开起了农家乐。受他影响,不少村民在自己家里建起了民宿和农家乐。
此后,闲置厂房建起了瓷源小镇,原先公司的招待所变成了农家乐——瓷源山庄。从杭州回来创业的瓷源山庄负责人徐泺涵,在这里过上了她心目中的桃源生活。“生于斯,长于斯,去年12月回到了故乡,赚钱不是我的唯一,我想着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在农庄种上果树,养点鸡鸭……”
大善小坞,是生活,亦是情怀。河中矗立的青瓷瓶、黑瓦白墙的“瓷宫”、陶瓷工艺体验馆、村庄里的咖啡店……这些年,大善小坞在“瓷”文章上不遗余力。
虞建淼说,开办民宿,培育研学游等新业态,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这些年,村庄在发展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困惑:产业太分散,想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却又好像停留在原地,和别的景点比尚有差距。
如何破局,是他这些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村庄的发展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于是,有人因“瓷”而留下。早在考古的专家学者进驻到村子里时,生长在凤凰山山脚下的虞泳达就回来了。“2013年的时候,专家过来考古,我就跑去看跑去听,他们怎么讲,我就怎么领会。”这个从事设计的年轻人毅然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开始研究青瓷,从事青瓷行业。
在虞泳达的工作室里挂着一幅“善”字。他解释道,大善小坞村的本质在于“善”,青瓷只是村子的一个载体。因为善,村民能够包容能够接纳外来事物,因为善,许多项目能在村里落地。
“我们需要像泳达这样的年轻人为村里出谋划策。”虞建淼心中有自己的打算:运营一定要前置,下一步,要依托专业的第三方运营团队开展整村运营。
一位运营公司的负责人说,他对大善小坞村很有兴趣。在他看来,大善小坞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青瓷文化是很好的IP,旺季人流量大,距离宁波、杭州、上海都是两小时左右车程,交通便利。
“未来想在凤凰山遗址考古公园开咖啡馆,设立水上活动中心和研学中心,还有帐篷酒店……”虞建淼心里已有很多想法,他笃信,明天的大善小坞会因“瓷”绽放更多光彩。
朱银燕 王啸天 王伊然 王楚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