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政策 A05 2025-02-221 2025年02月22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5版:政策

我省加快推动金融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当前,省农业农村厅、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浙江金融监管局及相关金融机构围绕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完善金融支农政策,加快金融产品创新,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全省涉农贷款余额6.95万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2.71万亿元,均为全国第一。

  政策助力

  2024年,浙江开展普惠金融深化提升等五大专项行动;出台农业生产设施产权抵押贷款工作指引,进一步扩大农业有效抵押担保物范围;出台五年行动计划,支持现代“新农人”培育,进一步强化普惠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和“新农人”的工作机制。2024年全省累计投放贴现贷款3185亿元,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发放转贷款615亿元。争取和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贴息资金5783万元,带动贷款金额50.41亿元。

  产品创新

  创新禽畜等活体抵质押贷款。率先制定畜牧业、渔业资产抵押贷款操作指引,积极推进金融机构创新开展养殖生物活体资产抵押贷款。累计对380家农业经营主体、299.4万头(只)养殖生物活体资产进行抵押贷款,累计贷款21.44亿元。

  创新“土特产”担保产品。开发“胡柚贷”“瓜农贷”“湖羊贷”等特色产业贷,形成常山胡柚等多个亿元担保扶持产业,在保规模超5000万元的产业达到20余个;推出“茶叶贷”“食用菌贷”等金融产品,目前贷款余额1683亿元;开展金融创新,山区海岛县各项贷款余额2.7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

  创新政策性农险。浙江率先推出全省域水稻小麦完全成本保险、无害化处理生猪保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保险等新型险种。全省共有地方特色险种106个,占全省农险数量的82.8%,险种数量和占农险比例均居全国第一。

  机制构建

  构建多跨协同机制。成立浙江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联合体,搭建金融机构与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高效平台。2024年度完成项目贷款/授信150.8亿元。创设养殖场整场抵押融资、投租联动、银租联动等金融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养殖场整场资产融资抵押贷款余额11.51亿元。

  构建农业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率先梳理出2148家示范类无融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并开展供需对接。全省农业经营主体累计授信2.5万笔,授信金额121.17亿元,规模居全国前列。

  基建升级

  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信用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建档和信用村(社区)、信用乡(镇、街道)创建。截至目前,全省累计为1314.5万农户、13.8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信用档案。

  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鼓励银行机构面向农创客孵化园、农创之家会等派驻金融指导员或金融顾问队伍。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农村金融服务站达1.3万个,其中91.8%的农村金融服务站支持通过移动支付方式办理助农业务。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