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要闻 A01 2024-12-071 2024年12月07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1版:要闻

农机显身手 冬种生产忙

  □本报记者 杨怡

  眼下,正是我省冬种关键时期,全省各地田间地头机声隆隆,一派忙碌景象。

  “就剩下这10多亩了,趁着天气晴好,今天就能种完。”这两天,海盐县于城尔荣家庭农场负责人高尔荣正忙着为自家冬种生产收尾。他告诉记者,他家农场总面积有1400多亩,其中,900亩种植小麦、170亩种植油菜,余下部分则用于稻虾种养。

  “我们这边晚稻收割期较晚,使用机器收割、播种、移栽,在茬口安排上不会手忙脚乱。”据高尔荣介绍,今年他购置了全新的毯状苗联合移栽机及育苗流水线,作业效率较人工提高了十几倍。

  此外,该农场利用打捆机,将晚稻田里散落的秸秆打捆离田,在利用资源的同时,可以带走寄生在秸秆上的病害和虫害,以利小麦、油菜生长。

  “今年,海盐在嘉兴市率先开展机械化移栽油菜,相比传统人工栽种,成本可以降低50%,生产效率可以提高40倍左右。同时,采用机器移栽,使得油菜育苗提前,这样可以使油菜秧苗长得更健壮,提高抗冻性。”海盐县农技推广站相关负责人孙会锋表示。

  海盐县今年预计冬种小麦、油菜分别在18万亩和1万亩左右,目前已有90%的小麦和95%的油菜完成播种。

  以机械助力冬种生产的还有开化县。“我们今年引进4台油菜旋耕条播一体机,通过对水稻收割后稻桩和秸秆进行灭茬处理,然后用机械播种。”开化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汪明德介绍,今年,该县采用机械种植油菜的有2000余亩,不仅可以解决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种植油菜的问题,还能提高种植的效率与效益。

  开化仙庭家庭农场是引进油菜旋耕条播一体机的主体之一,负责人郑启庭告诉记者,今年他是第一年使用该农机,从10月初起,分5批次完成自家400多亩油菜田的播种任务。“这个机器播种的种子分布更均匀,且集成了多道工序,省时省力。”郑启庭说,目前油菜长势比去年要好。

  油菜和小麦是我省冬种主要作物。省农业农村厅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把扩种油菜作为冬种的重中之重,稳定冬播小麦面积,提高冬季蔬菜自给水平,因地制宜促进特色旱粮作物扩面生产,充分利用冬闲田、新垦地、“三园”地和“非粮化”整治后的田块等发展冬种生产,千方百计扩大冬种面积。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我省计划冬种油菜213.77万亩、小麦288.38万亩,均比上年有所增加,综合考虑抗病、抗倒、抗冻和稳产等因素,共精选6个油菜品种、2个小麦品种、2个大麦品种在全省推广种植。截至12月4日,我省已播种油菜203.2万亩、小麦206.95万亩,播种进度分别为95.06%和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