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北,品味幽幽茶韵
□本报记者 丁佳味
位于浙北的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是中国历史上首座茶叶加工场——大唐贡茶院所在地,以盛产紫笋茶闻名。近年来,顾渚村依托山水资源优势,弘扬悠久茶文化,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实现了从“卖山林”到“卖风景”的转变。2023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83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5.4万元。
走进顾渚村,可看到白墙黑瓦的农房,道路整洁宽阔,村道两边民宿、土特产店铺林立,公园、游步道等设施完善。“几乎每年夏天,我们几个小姐妹都会约着到这里避暑游玩,家门口车子接送,包吃包住,住上几天,再买点当地农家自制土特产回去,很方便的。”在村道旁一家店铺里,来自上海的吴阿姨一边挑选着伴手礼,一边向记者介绍。
然而,20多年前的顾渚村却是另一番景象。“那时,村子里房屋老旧、道路狭窄,村民基本靠山林、茶园生存,收入微薄。”长兴县水口乡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王福来回忆道,变化要从1998年说起,当时一名上海老中医因仰慕茶文化,在顾渚村建立了康复疗养中心,吸引了大批上海退休人员来此居住、游玩,由此带动周边农家乐、餐饮业发展。2014年,顾渚村开始实施村庄改造提升工程,盘活闲置农房,发展新型民宿,促进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顾渚村投资26.37亿元,先后招引“花间堂”“景澜·富硒山居”等高端民宿项目8个,培育“尧韵”“我行我宿”等中端民宿22家。如今,不足19平方公里的村域内,有约500家民宿,可同时接待3万多名游客,每年接待游客达400多万人次。其中,八成游客来自上海、江苏等地。高峰时,共有200多辆大巴车穿梭在沪苏与顾渚村之间,负责接送游客。
在顾渚村,许多农家乐、民宿的名字都与茶有关,闹中取静的紫茗民宿就是其中之一。该民宿以“非遗”茶文化为主题,门口有一片紫笋茶园,院中草坪、假山、竹林、石板小路点缀其间,新建了茶艺展示馆、茶宴厅、空中观景走廊等,古朴又精致。“我们民宿推出了茶叶采摘、茶艺表演、茶宴制作等文化体验活动。要是有兴趣,还可以体验周边游,我们包接送,票价还有优惠。”紫茗民宿负责人介绍道。
村里还重建了大唐贡茶院、陆羽山庄等历史人文景点,建设大唐贡茶养生小镇,引入禅茶文化精品酒店,组织禅茶文化交流会,进一步打响“茶文化圣地”品牌。
“这款紫笋茶是我们当地特产,全部手工采摘、加工炒制,是今年的新茶,一定要买回去试试。”在顾渚村农耕文化园的农播达人创客中心,返乡创业的直播达人正热情地在镜头前介绍手中的农产品。“我们打造的党群创富直播间,可同时容纳20个人直播,目前已成功孵化农播创客达人125名。”创客中心负责人林瑞炀介绍道。
“游客只要在手机上下单,几天就可以送到家,方便又快捷。”林瑞炀说道。创客中心还不定期举办电商培训,帮助村民开展网上销售和直播带货活动。截至目前,顾渚村已成功打造“复兴农耕”“印象水口”“水口八大碗”等农产品品牌,年销售额约3500万元,带动就业超1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