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边,在古村观星辰
□本报记者 张雅萌
黄墙黛瓦,古韵悠悠,梯田层叠,星空璀璨……在浙赣皖三省交界处,隐匿着一个海拔680米的古朴村落——开化县长虹乡高田坑自然村。这个占地面积不足10公顷的小山村,却在今年国庆假期迎来了1.16万余名游客,其中多数是观星爱好者。
“高田坑是真子坑村的一个自然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跟随开化县长虹乡真子坑村党支部书记江国兴的脚步,漫步在村中,黄泥夯土房、青石板路、古老廊桥……相继映入眼帘。“现在上山的公路很方便,而在过去,村民需要徒步80多道弯。”江国兴回忆道。
得益于“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高田坑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在2009年实现道路硬化通车后,逐步实施河道整治、截污控源、治水造景等工程,并对无人居住、年久失修的农房进行集中修缮,在村庄入口、道路等重要节点“微改造、精提升”。
“通车后,村子因海拔高、空气通透、光污染少等优点,很快被一群星空观测爱好者发现了。”江国兴说,“观星宝地”迅速“出圈”,高田坑村因此名声大噪,成立了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村内的茶社、书屋、手工坊、文化馆,均保留了古民居“黑瓦黄墙”的外观,而在内部装饰上则添加了不少与星空相关的元素。“对老宅修旧如旧,维持原生态风光、原真性风情,是高田坑村发展旅游业的核心。”“锦上云宿”民宿负责人、乡村运营师陈卓告诉记者。
“在保护好古村落风貌的前提下,我们将‘星空IP’作为主线贯穿整个项目,逐步打造了集观星、民宿、餐饮、研学、艺术等多业态于一体的‘星宿高田’星空主题度假区,用更丰富的业态为游客提供更深入的体验,从而创造可持续的经营模式。”陈卓说,为实现这一目标,村子与当地国企开化县两山集团合作,她所在团队被聘请为运营方,统一将村里统一收储的45栋闲置古民居进行集中改造,建成方志馆、艺术画廊、星空书屋等公共业态区域和高端民宿集群。“去年‘双十一’期间,‘锦上云宿’900余间客房满员,销售额超60万元。今年暑期和夏季的‘英仙座流星雨季’,民宿入住率则高达90%以上,‘黄泥屋’变成了‘黄金屋’。”陈卓笑着说。
村庄复兴,村民受益。“这里的蔬菜全是我亲手栽种的,村里每天给我100元的报酬哩!”当记者行至半山腰一块菜园旁时,偶遇了正在小憩的余贞林大伯。刚迈入60岁的余大伯向记者透露,他负责为村里“星宿高田”项目的餐馆供应新鲜蔬菜,他的妻子在民宿从事保洁工作,每年也有3.6万元的收入。
“除了为农户创造就业岗位、增加房租收入外,高田坑村还利用高山地区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高山蔬菜和冷水鱼养殖项目,依托‘钱江源’区域公用品牌和‘钱江源国家公园’IP,实现农产品溢价增值。”开化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村还依托古村落的文化旅游资源,定期举办“晒秋”等活动,为村民提供农产品销售平台,促进增收。
高田坑村,一个曾经鲜为人知的偏远山村,如今摇身一变,成为游客争相探访的“网红村”。数据显示,2023年,全村共吸引国内外1.8万余名观星爱好者和游客,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