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典型 A05 2024-10-121 2024年10月12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5版:典型

杭州:“村播”火了农产品 宽了振兴路

  “共富工坊”农产品展示。

  直播现场。

  □见习记者 张枥元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等9部门还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农村电商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作为数字经济大省,我省农村直播电商产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20年,我省启动“村播计划”,“让农民变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变农活,数据变农资”,促进农村电商发展。近年来,杭州市立足直播电商先发优势,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打造农村直播电商产业生态圈,让直播成为激活乡村消费场景的“新业态”。

  筑巢引凤 夯实设施基础

  “我们引入了专业机构一起打造直播基地,鼓励头部主播和我们本地的直播达人一起入驻。市政府还出台了补助政策,每处最高可以给5万元的租金补贴。”杭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杭州市已建成农村直播电商共享基地8个,免费向周边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开放。“今年,我们计划再增加25个直播间,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到村播电商的行列中来。”

  有“中国淘宝第一村”之称的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白牛村,创立了“云上白牛”直播共富工坊,利用白牛村现有的坚果电商销售产业基础和村落景区资源,引导主播达人开展宣传推介,形成了良好的村播生态。“农村电商的发展,与配套工程建设息息相关。”临安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临安区对农创园3个共享直播间进行了扩容改造,单个直播间面积由20平方米提升至40平方米,直播间总面积达120平方米,同时提供供应链对接、直播团队推荐、起号管家服务等村播陪跑服务,充分满足农创客的直播需求。“我们下一步考虑与国有平台合作建设农创园二期,增加仓储物流冷链等功能,适配不同需求的农创企业入驻,提供好农村电商设施保障。”

  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物流体系。杭州市积极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支持供销社、邮政部门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满足农村直播电商物流需求。目前,该市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覆盖率为76.35%,预计今年年底将达80%。

  建德市是“中国草莓之乡”,“为畅通草莓产销渠道,我们支持农业主体购买了13辆冷链车。”建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建德草莓产业链建造冷库超2000立方米,力求打通草莓销售“最后一公里”。2020年以来,建德市率先打造“1公里驿站、2小时直达”物流圈,为直播销售配套建成了仓储、冷链、物流一体化农创中心,让农产品搭上“顺风车”,助力农户鼓起“钱袋子”。

  聚才集智 建强人才矩阵

  “我们现在的模式是,借力头部主播,培育腰部主播,孵化本土村播,做好人才梯度建设。”杭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电商之都”,杭州市善用自身区位优势与资源,发挥头部主播自带流量的特质,引导平台流量流向“三农”领域,启动“百名直播达人进乡村促振兴”活动,联合无忧传媒、遥望科技、文广集团等多个机构和部门,遴选出“广东夫妇”“七爷”等16位乡村直播推广大使,开展系列助农活动,变头部主播流量为“留量”。同时,该市积极挖掘本土已积累一定流量的主播,为其搭建供应链、技术研发等资源对接平台,扶持其成长为农村电商直播中坚力量。

  何江南是临安区的本土网红,全网粉丝量超500万。2019年,何江南返乡创业,创立“江南舅舅”自媒体账号,以家乡的风土人情、家长里短为创作题材,自编自导自演生活小品,吸引了众多粉丝。2022年,何江南开始了直播带货之路,他在田间地头建起农产品直播间,以最乡土的直播背景卖家乡最乡土的特色农产品,累计销售临安天目小香薯5万余公斤、雷笋4万余公斤,年销售额超3000万元。“回乡创业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创业,而且可以助力整个乡村振兴,能够帮助父老乡亲脱贫致富、解决农村人口就业的问题,让大家一起走在共富的道路上。”何江南说。今年,临安区帮助“江南舅舅”团队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村MCN“舅在农村”,培育农村主播,策划打造“乡村七仙女”IP,解决了50余名本地村民就业问题,每人年收入达6万—10万元。

  “家人们!开塘卖甲鱼咯!村里池塘养了5年的甲鱼,放心大胆拍!”入秋宜进补,正是甲鱼上市时。傍晚,杭州市萧山区詹家埭社区党支部书记孔华超坐在池塘边,给“三农之家”直播间的观众们推介讲解村里养殖的甲鱼。自2023年起,孔华超以“90后村支书”的身份当起主播,利用工作之余,进行直播助农。因为风格幽默,场景真实,孔华超的视频很快在短视频平台收获不少粉丝,他们亲切地称他为“薅菜书记”。通过销售腌白菜、土鸡等本地农产品,孔华超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增加超70万元。“专注萧山本土乡味,让村里的农产品‘走出去’,让老百姓富起来。”孔华超说,这是他一直未变的初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要传承好萧山土地上‘敢想敢为’的文化基因,更要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之中。”如今,“三农之家”账号粉丝已超24万,孔华超推广的农产品也从本村扩展到周边各村,还辐射到新疆、陕西等地,尽可能帮助更多农户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像孔华超这样的本土村播,是杭州市培育壮大村播队伍的重点。“只有积极孵化本土村播,才能更好增强农村电商发展的内生动力。”杭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市推出“村播成长计划”,计划培育“村播”250名,以“基层推优+机构培训”模式培育一批掌握电商运营知识、直播电商技能的素人主播和运营人员,拓宽销路、助农增收。

  精准“牵手” 提升竞争实力

  有了好平台,更需要好产品。从选品源头强化直播农货品质保障,实现供需的精准对接,是打造村播电商产业生态圈必须筑实的“地基”。杭州市政府梳理制作了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主的“三品一标”直播农品推荐目录,借助MCN直播机构、村播培训班等平台推送至广大村播主播,推荐目录涵盖500余种农副产品,基本实现该市优质农产品全覆盖。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里会组织知名主播前往各地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性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开展实地参观选品,实现产销对接。”去年,杭州市与无忧传媒合作举办了首次直播电商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现场展示适合直播带货的优质农产品150余种,由专业选品团队现场考察对接农产品,把好农产品质量关,让农产品“种得好”也“卖得火”。

  借助自身资源优势,杭州各地也自发对接不同风格、契合各自乡村特色的MCN机构,通过农村直播电商,重点推介销售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优质土特产,进一步打响区域特色品牌。如建德市以建德草莓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农业产业电商化水平,打造建德农业“金名片”。通过与知名平台合作,建德市成功实现草莓产销衔接、优质提价,精品草莓平均售价每公斤可达60元,较普通草莓价格翻一番。“挖掘建德草莓‘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提高‘产’的效益,持续打响‘建德草莓’区域公用品牌,走出一条以草莓产业带动村强民富的共富之路。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事。”建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