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创业 A07 2024-07-061 2024年07月06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7版:创业

一盆多肉开启别样人生

  无意间的一次接触,让失业在家的温岭市箬横镇的江洋看到了多肉植物顽强的生命力。短短几年间,她凭借一股劲,把老房子打造成多肉“王国”,全家总动员办起“花田里”多肉园,并以“巾帼工坊+直播带货”的方式,让多肉这一“生命之花”成为乡村和美居室改造的新时尚。

  一盆多肉,让她重塑生活信心

  1988年出生的江洋,与许多女孩子一样,从小喜欢花花草草,即便是后来参加工作,也是一有空闲就到花卉市场走一走。在她家的阳台,层层叠叠的架子上,都是花卉盆栽。

  2011年,江洋与有同样爱好的陈璐鹏结了婚。两人把彼此的花卉盆栽交融在一起,这种宛若爱情“伴手礼”的花卉盆栽,一度羡煞无数亲朋好友。

  “但幸福的生活总归要有物质依托。”江洋说,原本他们夫妻都从事保险工作,2018年双双失业。没有收入的家庭,矛盾就多了,阳台上的花卉盆栽也无心打理。

  看着这对曾经的恩爱夫妻这个样子,朋友小金非常焦急。在一次串门中,小金带来了一盆多肉。“我随手把多肉放在旮旯处,没想到它竟然在一堆乱糟糟的花卉盆栽中开起花来,生命力之旺盛令我深受触动。”江洋说,打那以后,她和丈夫就决定创业——种植多肉。

  “是多肉给了我们夫妻生活的信心。”陈璐鹏说,他和妻子分工协作,他把老房子腾出来,并在后院建起了十来平方米的钢架大棚,妻子则潜心学习多肉植物种养知识,不断通过网络了解多肉市场,并三天两头跑云南等地采购多肉品种。

  2018年,“花田里”多肉园正式落成。在江洋的主导下,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公公也参与进来。就这样,“生命之花”开始在江洋家里绚烂绽放,成为别致的“巾帼工坊”。

  直播带货,催生寄养新业态

  多肉,品种很多,常规可见的就有上百种。而这些品种,在江洋家的“花田里”基本都能找到。

  江敏于也是一名多肉爱好者。她说,她在当地走了很多多肉种植场,一般都是几十平方米的规模,而江洋家足有3000多平方米,而且品种齐全,但凡能想到的,她那里都能找到。

  “花田里”多肉园现有“橙梦露”“香水”“冰玉”等多肉品种约120种,总盆栽量3万盆左右。但多肉市场毕竟是小众的,怎么拓宽销售渠道,实现盈利?“我们用了一年时间养货备货,到了2019年才开始走实体店路线——就是到花卉实体店推销,慢慢地,逐步打响了名气。”江洋说,疫情防控期间,她的生意一开始是直线下降的,好在当时直播火了,她就潜心研究直播带货,没想到,一下子就把市场给打开了。

  从2021年开始直播到现在,江洋的粉丝遍布全国各地,常客就有300多人。现在除八九月份外,其余月均销售额都在5万元以上,且呈现逐步外扩态势。

  而这种外扩最明显的当属寄养了。所谓寄养,就是客商下单后,可以把暂时消化不了的多肉寄存在基地内,由江洋夫妻代为打理。散户也可以寄养,每年象征性收取1200元的寄存费。

  江洋算了一笔账,今年的销售额预计可以突破60万元,而随着直播带货及寄养辐射面的扩大,销售额将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前景看好。

  公益服务,助推和美乡村建设

  这几年做直播,让江洋慢慢成为箬横镇及周边乡镇的网红,她也结交了许多爱好多肉的朋友。

  “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盼望有一个住着安心、看着养眼的起居环境。”箬横镇严家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叶学利说,年前村里成为美丽乡村精品村,如今正在打造更高级别的景观村庄。而“花田里”的多肉植物,可以成为居室环境改造的一种选择。

  在镇村两级和社会各界的推动下,江洋最近非常忙碌。“之前,我在寄养业务上有上门帮助村民打理多肉植物这一块内容,现在这块业务越来越大。”她说,自己每天除了直播外,都会挤出时间做好上门养护的公益服务。有时候忙不过来,公公和丈夫也一起去。

  有了这样的辐射效应,现在“花田里”多肉园所在地严家桥村也多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叶学利说,村干部中就有好几位在种植多肉,看着生命力极强的多肉烂漫绽放,心情也会愉悦很多。江洋说,她打算再建一个多肉科普馆,拓展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此外,她会加大公益帮扶力度,为和美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温玲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