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要闻 A02 2024-05-111 2024年05月11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2版:要闻

绿色兴农,厚植农业高质量发展底色

  □本报记者 李军

  近日,杭州市余杭区、桐庐县,湖州市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等5地获批成为全国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高质高效试点,试点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近年来,浙江农业绿色发展成效可圈可点。

  光鲜的成绩背后,是不懈努力的结果。浙江始终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行绿色生产、应用绿色技术、开发绿色产品、壮大绿色产业、打造绿色田园,接续擦亮高效生态农业这张“三农”金名片,为我省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厚植了生态优势。

  规划先行强引领。近年来,浙江从技术、标准、产业、经营、政策等方面综合施策,形成农业绿色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先后出台了畜牧业转型升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等政策,全省农业绿色发展路径不断清晰,举措更加有力。全省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全面建立,近3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在96%以上;首创“肥药两制”改革,化肥用量实现“9连降”;全力打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达93%。

  数字赋能闯新路。近几年,浙江掀起数字化改革之风,为农业绿色发展开辟了新“通道”。2021年底,“浙农优品”数字化场景应用正式上线,打通了从田头到餐桌全环节业务流和数据流,有力优化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产销一体化、肥药闭环化等服务。此外,浙江还大力创建数字农业工厂,一大批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数字化技术与装备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绿色种植、绿色养殖等,开辟了农业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科技支撑强动能。近年来,浙江以生态循环农业系统建设为切口,增效益、降成本,提高农业绿色发展质量,通过打响秸秆综合利用攻击战,推广十大主推技术和十大典型模式,快马加鞭推动“秸秆变肉”“秸秆换肥”“秸秆种菇”等高值离田途径持续拓展,不断增强农业绿色发展主体内生动力。目前,全省秸秆综合利用主体已达394家,累计建成秸秆固定收储中心(点)968个,培育各类收储服务组织152个。

  农田多披“绿”,农业更生“金”。借农业绿色发展之势,浙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一大批绿色“土特产”变成了畅销货,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在“千万工程”引领下,浙江将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一整两全”试点创建为抓手,强化农业绿色发展支撑,探索更多可看、可学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