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人物 A07 2024-04-201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7版:人物

吕方:带头打通基层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沈璐兰

  走进长兴金耀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只见成吨的秸秆、沼渣等废弃物,正通过自动布料系统有序进入发酵槽,进行高温耗氧发酵。“这是金耀公司自主研发的‘秸秆+易腐垃圾沼渣有机肥制备技术’,秸秆的含水率低、碳氮比高,易腐垃圾经处置后产出的沼渣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将二者合理配比就能变废为宝,制成优质有机肥。”谈起秸秆综合利用,长兴县农业农村局法规与科教科科长吕方打开了话匣子。

  眼前的吕方,身形偏瘦,眼神坚定,为人干练,自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毕业后,20多年如一日,致力于服务“三农”,是基层农技推广战线的一名“老把式”,先后获得湖州市农技推广标兵、省农业农村厅农技推广贡献奖等荣誉。“老吕是个认真务实且敢于创新的人。”这是同事对他的评价。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父母年年养鸡鸭牛羊,但不懂专业知识。高考填报志愿时,我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动物医学专业。毕业后,我到长兴县白岘乡工作,成了一名畜牧专管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村里挨家挨户串门,既拉近与村民的距离,取得他们信任,又掌握每家每户的种养情况,一旦出现问题,可及时解决。”吕方将自己的经历向记者娓娓道来,“干我们这行,电话得24小时保持畅通,确保农户一有问题能联系上我们。”

  长兴县是我省的湖羊养殖大县。吕方发现当地采用的传统羔羊隔栏补饲方法,羔羊因缺乏安全感,一般要20天才开始正常采食,且母羊的粪便、尿液容易污染饲料,易致羔羊染病。为找一款合适羔羊补料的料槽,他们买过鸡料槽、用过猪料槽,都不适合,“我就想自己研制一款设备。”吕方说,“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我们定型了这款补料槽,取名为‘一种羔羊自动喂料设备’。这个料槽与母羊、羔羊放在一起,料槽上面有个盖板可以调节高度,母羊吃不到小羊料,但羔羊可自由采食。与传统隔栏补饲相比,采用这款补料槽,可以缩短断奶时间,且增重15%以上,达到省时、省力、节本的效果。”

  2012年,吕方从畜牧兽医条线转战至科教条线。为打通基层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他积极推动当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通过“高校院所专家+本地农技专家”共同指导服务N个农业经营主体的模式,帮助3万余农民排忧解难。此外,他还带领科室团队,深入农村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的“四新”宣传与推广活动,及时把各项惠农政策和先进技术送到广大农户手中。

  “让农户眼见为实,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最关键也是最有效的一点。去年,我们和浙江大学长兴农业科技园区联合举办了一期玉米新品种展示会,组织全县40余位种植户前往科技园区玉米基地参观、品尝,并请浙大教授现场授课,课后很多种植户订购了玉米新品种。”吕方说,目前,长兴县已累计建成省级高水平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0个,年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340户,县域农业科技化水平持续提高。

  为鼓励农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吕方建议设立农业科技试验项目,得到上级支持,并在县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中给与安排保障资金。不仅如此,吕方说,长兴县还与浙江农林大学携手培养定向农技人员,其中有20人已走向各乡镇农技推广岗位,乡镇农技人员不足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队伍结构得到有效优化。

  眼下,吕方又将目光落在了现代新农人培育上来。“我们建立了农民培训、农民教育、乡村人才培育三者衔接融合的培养机制,先后构建起县域‘绿领人才’‘南太湖特支计划之乡村振兴领军人才’等一系列人才成长通道,推动人才向‘新’提‘质’。”吕方表示,接下来,长兴县将遴选、建立一批县级农民田间学校,扶持培育一批农创客及其优秀团队,推动青年入乡发展,让他们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