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7000万元
衢江引进“寿光模式”种蔬菜
近日,在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盈川村的未来农业园区,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栋栋高标准钢架大棚,引进“寿光模式”种植的蔬菜已初具雏形,种植的辣椒长势喜人,还有几名员工在安装调试设备。
“园区一期已建成投产,去年就陆续种植了圣女果、黄瓜、辣椒、葡萄、无花果等。”该未来农业园区运营主体负责人冯玉民介绍,一期占地面积约102亩,建设内容包括玻璃温室、分拣中心和大棚,以及排水系统、园区道路和水肥一体系统等配套设施,于去年10月建设完成。
冯玉民一边介绍,一边带笔者走进智能大棚。整栋大棚长80米、宽50米,上面不仅加盖了薄膜,还在里面又搭建一个小棚,小棚的上面是一层可以收缩的棉被,地里种植着几个品种的辣椒。“搭建这些保温设施,目的是防冻害。”冯玉民说,南北气候有差异,关键是保暖设施与技术管理要到位,才能种出高品质、高产量的辣椒、茄子、西红柿等。
笔者看到,运用智能化、数字化的先进设备与种植技术,在大棚里的一块显示屏上显示着大棚温度、环境湿度,土壤温度等。“我们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进行温度、湿度与二氧化碳浓度的智能控制。”冯玉民说,辣椒从去年11月开始采摘,一直要采摘到今年6月。春节期间,辣椒每公斤批发价是8—12元,亩产可达4000公斤,每年可种两茬,效益不错。
衢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山东寿光是全国现代农业的风向标,“寿光模式”之所以选择落地衢江区,是看中了衢江区标准地改革,在探索未来园区建设中作出的努力。去年9月5日,“寿光模式”正式导入高家未来农业园区。今年3月,已动工建设占地面积298亩的二期项目,主要建设高标准连栋大棚,计划于今年9月前全面完成建设。
未来园区计划投资约7000万元,现已被列入省级农业标准地和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试点,建成后将放大“投资商+运营商+产业工人”经营效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寿光-衢江”农业产融共富模式,并向周边乡镇辐射扩面,带动本地农民承包种植。
胡宗仁 杨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