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茶园间,专家忙问诊
![]() |
商建农在上埭村查看受2月底冻雨影响的茶树。 |
![]() |
![]() |
![]() |
□本报记者 杨怡
春风送暖,春意盎然。随着2024年西湖龙井茶正式开采,西湖龙井核心产区——杭州市西湖区龙坞茶镇的茶山上,采茶工人穿梭其中,以指尖谱写“协奏曲”,一个个嫩芽被采撷入框,空气里溢满茶香。
眼前的画面,商建农看在眼里,喜在心间。“今年的开采日虽然比去年晚了一周,但芽头长势好,从最近的天气看来,今年头茶的质量应该不错!”
今年60岁的商建农,在杭州市西湖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做了近40年农技员,也是西湖区茶叶首席专家。每年春茶开采,他都会异常忙碌,观察茶叶长势、寻访茶农、指导生产……日前,记者跟随他的脚步,走近茶产业一线,感受这位“金叶子守护者”忙碌的一天。
看长势 支对策
当天一早,商建农见到记者便急声催促道:“咱们今天先不上茶山,得先去一趟转塘街道长埭村。”
这么着急去那做什么?原来,今年2月底春茶采摘前,杭州下了一场规模不小的冻雨。“当时长埭村的茶树大多处于休眠状态,茶芽尚未‘萌动’,但部分海拔较高处的茶树还是出现了小规模冻伤。”商建农解释,好在去年村里为茶农统一投保了杭州市特色农业主体综合保险。
当天,正好是保险公司到村里现场定损的日子。“理赔定损事关茶农的切身利益。”长埭村村委会主任廖文明告诉记者,为此,村里特意请来了商老师,就茶树冻伤情况给一些专业意见。
“靠南片的茶树叶色变浅伴有皱缩,冻伤较轻,后续可能会有生长缓慢的问题。北侧则严重一些,叶缘已呈黑褐色,其中几株还出现了死条。”商建农在受冻雨影响的茶园里,一边查看一边解释……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将这些建议与茶园实际情况一一作了记录。
一个多小时后,忙完了长埭村保险定损的事,商建农又马不停蹄赶到上城埭村的茶山上。
“明前茶,贵如金。”缓步登上茶山的过程中,商建农时不时停下,查看两边茶树的生长情况,“对于西湖龙井这样的名茶,头茬茶的品质事关品牌的口碑与价值,马虎不得!”
说话间,来到了茶农杜永浩的茶园。“我这几天采的不多,您再给瞧瞧茶树生长状态和新芽长势。”杜永浩说着便招呼商建农走进了一排排茶树间。
只见商建农先是蹲下查看土壤情况,后又扒开几棵茶树最外侧的枝条,细细查看内部,随后一边拍掉手上的泥土,一边说:“整体长势不错,就是有几株老枝过多,采完头茬茶记得做一下修剪,这样后面新叶能窜得好。”
“放心,有啥问题你随时找我。”临别时,商建农的这句话,让老杜吃下了定心丸。
巧防控 保品质
午饭后,阳光正好。茶山中几个半人多高、形似路灯状的装备在连片的绿意中格外醒目。记者不禁好奇,这些装备究竟是啥?
“那个是小绿叶蝉虫情测报系统和靶向虫害声光精准防控设备,属于茶园声能绿色防控系统的一部分。”商建农告诉记者,这个系统可以进行远程图像采集、处理和智能分析,对小绿叶蝉虫进行测报和预警。
“小绿叶蝉雌雄虫间的信息往来靠发声传递,靶向虫害声光精准防控系统可模仿其发声特性,对其干扰。”商建农说,该系统可根据害虫声敏特性,通过发射特定无规声波,干扰害虫种群间通讯和空间定位,阻断其交配和繁殖,再依据害虫光敏特性,远程控制光源发射特定波长光源,实现精准杀灭。
下午三时多,记者跟随商建农来到西湖区茶事服务中心,参加一个全域飞防研讨会。
走进西湖区茶事服务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几经迭代升级的飞防无人机。它们是西湖区实现全域飞防的“法宝”。
“2014年,西湖区开始尝试引进植保无人机茶园喷药技术;2018年,在国内率先通过无人机飞防手段实现全域茶园病虫害统防统治,彻底解决了家家户户分散防治存在的用药不科学问题。”商建农说,如今,区里会根据茶园病虫害发生情况,每年开展3至4次全域无人机植保飞防作业,保障茶叶质量安全、维护茶园生态环境。
有数据统计,西湖区在施行全域茶园无人机植保飞防后,茶园的农药用量同比减少50%以上,效率是传统人工作业的70倍以上。
重科普 促增收
推广站站长、茶叶协会会长、龙井工作组成员……如今的商建农虽有“多重身份”,但他的根已深深地扎在了这片茶山上。
作为农技员,他大力推广应用短稳杆菌、茶皂素等生物农药,普及科学防控病虫害知识,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因地制宜制定以有机肥为主、茶叶专用配方肥和速效氮肥为辅的施肥方案,有效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茶园的病虫哪里来的?是喷药喷出来的”“茶园有虫比没虫好,有害虫才能养天敌”“田间喷药的目的,不是消灭害虫,是控制害虫种群的数量”……对于农户的科普,商建农辞藻朴实、通俗易懂。正如他自己常说,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指导他们生产更高品质的西湖龙井茶。
这几年,商建农不仅主持了西湖龙井和九曲红梅茶标准的编写,参加了多个国家标准的评审,还主持了西湖龙井标准样制定,为西湖区的茶叶标准化生产作出了极大贡献。
近年来,通过技术推广、产业推进、品牌培育,西湖区茶叶综合产值从2001年的5000多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12亿元,茶叶为当地农户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