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 新技术 新理念
水果罐头杀出“回马枪”
![]() |
橘子罐头是很多人的甜蜜回忆,不过一直伴随着超量防腐剂、坏果做罐头、放久不新鲜等争议,再加上不少罐头不能直接看到内容物,消费者害怕上当受骗,国内市场对水果罐头始终不太欢迎。
“罐头之所以能较长时间保藏食物而不变质,完全得益于密封的容器、卫生的生产环境及严格的杀菌程序,压根不需要任何防腐剂。”台州一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罐”)总经理黄洪舸说。
近两年,水果罐头才“火”了一把。北方消费者偏爱黄桃罐头,南方消费者喜欢橘子罐头,销售火爆时,很多罐头企业连打包材料都供应不上。
研发创新 生产线用上黑科技
日前,走进全国最大的柑橘罐头生产企业台州一罐的自动化生产车间,只见一个个柑橘经过自动剥皮、自动分瓣、自动灌装、巴氏杀菌等操作,变成了一罐罐晶莹剔透的柑橘罐头。
眼下正是柑橘罐头的生产旺季,手握3万多吨需要在3个月内交付的柑橘罐头出口大订单,黄洪舸底气十足。
底气来自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台州一罐与省农科院食品科学研究所张俊博士团队合作,研发柑橘罐头加工相关智能设备,陆续攻克了柑橘罐头加工领域面临的自动剥皮、自动分瓣、橘片分拣、罐头打检等10多道技术壁垒,取得24项发明专利授权,有力提升柑橘加工产业的自动化水平。其中,业内首创的智能化柑橘自动分瓣设备,应用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技术,一秒钟就能完成一个橘子的分瓣,并且果瓣破损率减至5%以内,相比国外水力冲击方式,破损率大大降低。
“通过‘机器换人’,企业生产线上员工减少40%,产能却提高50%以上,实现了对国外同类装备的超越。”黄洪舸说,原先旺季需要三四千名工人,现在只需要2000多人,招工难问题也大大缓解。
主动求变 拥抱健康生活理念
科技赋能的黄岩水果罐头,早已不是高糖、低端的代名词。上世纪80年代,黄岩柑橘罐头年产量最高曾达2.6万吨,占据全国八成以上份额。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产品老化和市场与体制等原因,黄岩罐头食品厂累计亏损4763万元,成为浙江轻工系统第一亏损大户。从“金罐”沦为“破罐”,以该企业为代表的黄岩罐头产业也一落千丈。
近年来,黄岩罐头加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产品研发,以新产品、新理念、新技术、新品牌,通过外部市场重新获得内部市场认可,杀出一记漂亮的“回马枪”。目前,黄岩每年都有12万吨柑橘、枇杷、杨梅、黄桃等水果罐头畅销欧美,广泛应用于烘焙、饮料、饮食配餐等领域,内销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有近4万吨。
主动迎接市场消费变化,台州一罐除了调整产品的甜度和口味,还打造了更加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除了柑橘、桃子、杨梅、枇杷、苹果等传统水果罐头,台州一罐用纯果汁和代糖代替蔗糖,推出低糖、无糖等产品,非蔗糖水果罐头占比40%,同时与知名运动装备企业合作,开发能量胶、维生素果吸等衍生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群体;浙江黄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公司合作开发的纯果汁果肉系列产品,以自主品牌入选美国大学食品饮料指定采购目录……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教授、黄岩区食品科技学会理事长陈正冬说,罐头仍是最保鲜且最安全的加工方式之一,目前国内罐头食品的人均消费量还不到欧美国家的十分之一,随着消费者接受度的提高,罐头食品发展前景看好。
陈久忍 张熙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