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要闻 A02 2023-08-191 2023年08月19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2版:要闻

奉化蒋家池头村:一个让城里人向往的和美乡村

  □本报记者 沈璐兰

  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强村公司致富忙,文化礼堂欢乐多……夏末时节,记者探访了宁波市奉化区蒋家池头村,正如村歌《和美乡村》所唱的那样,“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这个掩映在绿水青山间的小村庄,通过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发展花木产业,大力提升村民生活品质,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不断增强,呈现出一派和乐和美的景象。

  抵达村里时正值中午时分,如往常一样,孝膳堂内传来阵阵饭菜香,走进一瞧,食堂师傅为村里老人准备了红烧肉、清炒包菜、芋艿、番茄蛋花汤等丰盛菜品。“餐餐味道都很好,菜色也不重样,大家一同说说话,舒心极了!”今年83岁的朱新民笑着告诉记者,孝膳堂开张6年多来,自己和老伴每天都准时来就餐,志愿者会把热菜热饭端到他们面前。

  2017年7月,蒋家池头村办起老年食堂,取名“孝膳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伦任“总管家”,一名村支委和妇女主任负责日常运营,75名志愿者轮流值班。食堂三菜一汤荤素搭配,一周七天菜谱都不同,每人每餐4元,9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餐只需3元,成为村里老人的“第二个家”。

  怎么想到要办孝膳堂?“我们村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有300人左右,占全村总人口四成,且他们的子女大多不在身边,一日三餐往往将就对付,有时一碗肉要吃上好几天。”谈及此,陈伦打开了话匣子。近年来,蒋家池头村利用村委会基础设施,采取“政府补一点、老人付一点、企业捐一点、志愿者助一点、菜园供一点”的方式,形成科学配餐、公共就餐、特殊送餐的老年人餐饮服务体系,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

  为了让大家吃得放心,陈伦带领志愿者在村里开辟了一处“初心菜园”,由党员志愿者负责经营管护,所种的各种时令蔬菜直接供给孝膳堂。

  除了孝膳堂,村里还建起了初心馆、清风廊、文化礼堂等设施,文化礼堂内另配有老年活动室、农耕文化馆、农家书屋等,极大地丰富了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蒋家池头村正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