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豆轮作 肥田增产
嘉兴南湖推广这一绿色高效种植模式实现双赢
褚晶君 范文俊
眼下,正是春大豆收获季节。全省“稻-豆”轮作绿色高效技术现场观摩交流会近日在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志明家庭农场举行。农场里种植的大豆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一台鲜食大豆采摘机正在田里来回穿梭。来自全省各市、县(市、区)农技部门负责人和有关技术团队的专家,现场观摩了田间鲜食大豆机械化收获的场景,为推广“稻-豆”轮作绿色高效种植模式取经。
现场会上,放眼望去,绿油油的毛豆枝叶,铺满田垄,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叶片底下,一串串饱满的大豆挂满枝蔓。随着鲜食大豆采摘机驶过,一簇簇饱满的毛豆便落入机器“肚中”,田里只剩下光秃秃的大豆枝秆。
农场负责人王志明对今年的大豆收成相当满意:“今年共种植大豆580亩,常年春鲜食大豆平均单产在750公斤左右,今年预计亩产在800公斤左右。今年的大豆收购价比去年提高不少,按每公斤4.8元计算,一季大豆亩产值可达3800多元。”据了解,这茬春大豆是在今年3月播种的,6月下旬到7月上旬集中采收。收获后,再种植水稻。
实行“稻-豆”轮作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省肥增效,提高水稻亩产和鲜食大豆产量及品质,从而提高种植效益。王志明介绍,种过大豆的田地,肥力高,不但可以少施化肥,而且能提高水稻产量。“稻-豆”轮作的效益显而易见,王志明算了一笔账:水稻种植采用基质育秧、机插栽培、绿色防控等技术,平均亩产按700公斤计算,加上一季大豆鲜荚亩产800公斤,再除去种植成本和人工采收费用,每亩纯利润至少达5000元,比传统种植模式效益高不少。“今年大豆采用机械化收获,省力又高效,可节约一半生产成本,种植效益比往年更高!”王志明说。
志明家庭农场采用“稻-豆”轮作模式已有十余年时间,通过这种绿色高效种植模式,不仅实现了稳粮增效,还能够充分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起到用地和养地结合的作用。近年来,南湖区推广“稻-豆”轮作种植模式面积约2万亩。
褚晶君 范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