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田园综合体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近3000万元
林福荣:化“金点子”为村民增收“金钥匙”
李中 绵子
![]() |
![]() |
他,原本有一份令人羡慕的高薪工作,却主动放弃,选择做一名农创客,创建了温州首个田园综合体创意园——九城印象田园综合体创意园。他,就是温州九城印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州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会长林福荣。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中,林福荣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新坐标,为更多农村创业青年搭建平台,让周边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返乡创业深耕田园
“好好的办公室不坐,为啥要回到乡下务农?”这是林福荣辞职以来被问过最多的问题。看着大棚内的累累硕果和日渐完善的配套设施,更加坚定了林福荣在乡村大干一番的信心和决心。
来自平阳的“80后”林福荣,曾是深圳一家企业高管,出入高档写字楼,拿着高薪。
2016年12月,在外发展的林福荣毅然放弃高薪,回归农业。对此,林福荣说自己有着浓郁的乡村情结,他的人生梦想就是面朝田野,春暖花开,喝着咖啡,看着自己的一个个点子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
如今,梦想正一步步照进现实。回到家乡的林福荣,在城乡接合区域——平阳城东新区建设田园综合体,一个让市民假日放松的好去处。
田园综合体能做什么?如何让老百姓流连忘返,避免同质化竞争?在深圳文化创意与培训行业打拼多年的林福荣,经过多方考察后,决定不走寻常路,设置了新的运营方式。他将九城印象的运营实行投资权与经营权分开,在基础的农业板块,开展果蔬、苗木的种植配送,开办青少年体验式田园教育、亲子互动活动等,并引入契合的投资创意项目,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产业合作联盟。
休闲旅游和农业生产有机结合是该园区的一大特色。通过打造集绿色农产品种植、有机食品加工销售、水果采摘等服务于一体的高端果蔬种植基地,九城印象田园综合体创意园帮助当地提高了旅游服务,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该园区已形成150亩的水果基地,有桑葚、红心柚、“红美人”等水果,一年四季都有水果采摘。
此外,通过孵化创业型项目的功能,该园区还有占地50亩的赛鸽驯化基地,年可孵化3000羽高品质赛鸽;占地50亩的蚯蚓养殖基地,可年产8000吨精品蚯蚓、1.5万吨蚯蚓肥;占地200亩的花卉苗圃基地,有1000余个品种……这些项目依托基地已形成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
园区还将重点打造科技农业项目,联合平阳县40余个蔬菜大户基地,以“订单农业”的方式带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发展,实行育农“1314”模式,建设集农产品分拣、净菜生产流水线、全自动气调包装、检测中心、冷链储运于一体的农产品初加工中心。
独树一帜的经营理念,彰显着林福荣多年打拼沉淀下来的眼界和市场意识。
延伸链条同奔共富
感受田园自然风光、体验亲手采摘乐趣、品尝新鲜时令果蔬,如今的九城印象正成为附近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作为平阳当地农创客队伍里的“领头雁”,林福荣坦言创业无止境,希望通过项目运营,把农村土地的价值提升起来,让更多农民富起来。
九城印象不失时机办起了平阳县红桥汇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这是一家集绿色农产品种植、有机食品加工销售、水果采摘等服务于一体的高端果蔬种植基地。项目负责人缪茂程说,基地并不是坐等客户上门,而是通过活动策划、直播和客户引流,让主推的水果采摘和农家乐十分火爆,大大提升了九城印象的影响力。
“采摘游”不仅为游客提供出游好去处,其产生的效益更让农户欢欣鼓舞。该创意园实现年产值3000万元,累计助农增收30%以上。推动当地农户就业80余人,临时用工800余人,带动农户创收2700万元。
“做农业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时刻盯牢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方能越办越好。”在做大做强现有农业产业链的同时,林福荣还热心于创业青年的共同进步与成长。近年来,越来越多有知识、有才华的青年人返乡创业,用新的营销手法、生产模式让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悄然发生变化。他在担任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创业导师时,除了言传身教外,还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排忧解难。他还以校企合作项目的方式,打造大学生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形成农村创业青年聚集地。
林福荣称自己是幸运的,他通过建设田园综合体创意园,不仅找到了人生新坐标,还帮助当地农民实现了增收,助力更多农村青年实现创业梦想。他希望未来能为家乡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
李中 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