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种形势好于上年
郑铭明
□本报记者 郑铭明
本报讯 冬至已过,全省各地的冬种已收官。据省农业农村厅前期种植意向调度看,今年我省冬种形势较好。
小麦、油菜计划种植面积有大幅增加。其中,全省计划冬种小麦面积约216万亩、较上年增20万亩,冬种油菜面积209万亩、较上年增23万亩,冬季蔬菜面积242万亩,较上年增12万亩。据业务调度,截至12月19日,全省已种小麦200.6万亩、进度93.2%,已种油菜210.2万亩、进度101%,已种蔬菜239.4万亩、进度98.9%。
今年,我省鼓励各地挖掘冬季农业生产潜力,积极引导种粮大户扩大冬季粮油作物种植,提高复种指数。利用耕地“非粮化”整治后的田块发展冬种生产,充分利用“三园”地套种旱粮、蔬菜等作物,引导冬闲田种植绿肥,努力实现“绿色过冬”。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为冬种春管可能遭受的干旱低温等自然灾害做好应急准备,强化研判预警,提前完善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发布应对干旱技术措施,加强与应急、水利等部门沟通会商,最大程度支持农业灌溉用水。同时,严密防控农作物病虫害,加强病虫监测及防治效果调查。
服务工作做细做实。前期,省农业农村厅先后印发《2022年秋冬种油菜扩种目标的通知》《关于切实抓好2022年冬种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及时部署秋收冬种工作;持续深化“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结合学习宣贯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12个由厅领导带队的服务组开展实地调研指导;统筹农业农村系统、农业科研机构等技术专家,围绕秋收冬种生产,开展技术培训,深入开展冬季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活动,确保冬种作物稳产增效。
今年,受前期持续干旱天气影响,部分地区尤其是浙西南山区冬油菜、小麦、蔬菜播种困难,已播种的油菜出苗率不高,一类苗较上年同期减少1.27个百分点。后期降水一定程度缓解了旱情,苗情有所好转。据气象部门预计,2023年1至2月,我省天气总体以低温为主、寒潮多发,将影响冬种作物越冬,特别是浙北地区的直播油菜遇寒潮生产风险高。专家提醒,种植户要做好农作物防寒防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