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岭,从荒山野岭到花果飘香
——退役军人范爱平的十年坚守
林上军
![]() |
古德岭,海拔近百米,位于舟山市定海区小沙街道与马岙街道交界处。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岭,杂草长得高人一头;十年后,这里成片的果林郁郁葱葱,杨梅、桃子、李子、橘子、板栗、银杏等,随着季节的更替随时采摘,更有番薯、花生、药材、鸡鹅、蜜蜂种养业,这里俨然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花果山。
这一切变化来自于退役军人范爱平的十年坚守。
转型 店老板“悠然见南山”
近段时间,范爱平每天早早起床,先到番薯地里梳理植物茎蔓,然后走进鹅棚打开门,把鹅放出来,接着又与一位雇佣的当地老农一起摘桃子……
“这两年开始有收获了,刚来时,这里是一片荒山。”范爱平谈起这十年的艰辛,禁不住感慨万千。
1972年出生在湖北荆门的他,于1990年3月到舟山普陀山岛上当兵,2002年4月从宁波转业回原籍。当兵期间,他曾获得三等功、优秀士兵等荣誉。退役后,跟着朋友一起在宁波搞建筑施工,由于悟性高、肯吃苦,他很快成为当地一家建筑装饰公司的项目施工负责人。
2005年10月,他回到舟山开起了装潢材料店,主推一些建筑新材料等,8年时间他用积蓄在舟山新城买了两套房子、一辆车子。正顺风顺水做着生意的范爱平,却萌发了搞小规模田园经营的念头。
“一直在舟山本岛一些村落转,开始找不到合适的土地,直到2013年初,在朋友的引荐下,来到古德岭,对这个地方‘一见钟情’,于是就向当地的庙桥村流转了120亩山地,签订了30年流转合同。”他介绍,因为精力有限,他索性把建筑材料店关了,一心一意搞农业开发。
上岭 夫妻俩“偏向虎山行”
当年上半年,范爱平带着妻子、表弟,雇佣了二三十个当地村民,开着推土机,开始平整荒山。这里离家四五十公里,前半年,岭上没有棚屋,他每天早出晚归。一遇下雨天,只能在岭上的一座小庙内避雨。
开始,他手头有些积蓄,可以大张旗鼓地整地、种树、栽花,渐渐地,古德岭成了扔钱的“无底洞“,资金紧张时,一度只留下夫妻俩劳作。
“最困难时,买米买油的钱都没了。”范爱平说,放着城里好好的日子不过,长年累月在荒山野岭过苦日子,妻子周国庆有时也难免埋怨他。
由于对农业不熟悉,范爱平开始走了不少弯路。
2013年,他先种了2000株李子、380株杨梅、5000多株板栗,李子是舟山有名的金塘李子,杨梅是著名的舟山晚稻杨梅,板栗苗则是从老家转运过来的。
事实表明,这几个品种有的产出慢,有的市场价值不高。而且因为古德岭处风口,尤其是李花开时,花蕾很容易被吹落,导致挂果稀少。2016年,范爱平在与附近一位果农交谈时,了解到他种了一些桃子,并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给予指导。这位老师傅说,古德岭上开发农业如果想成功,要么是自己资金实力强,要么是政府给予相当力度的支持,否则不出三年只能草草收场。
一语中的,为了筹措资金,2016年范爱平卖掉了一套房子,2019年他不得不卖掉另外一套房子。“卖第二套房子时,我们两夫妻都是流着眼泪的。”范爱平说,原来妻子偶尔住在古德岭,自此就只能住在古德岭了。由于两夫妻都住在了岭上,家里孩子没人管,一段时间,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得厉害,最后只考了个大专院校。
拜师 范爱平“山回路转又一村”
为早日摆脱困境,范爱平求果农帮他引见那位老师傅。老师傅年过七旬,是定海盐仓人,一辈子从事果树种植。他热心相助,建议范爱平种植桃树、橘树,因为这两种果树不但成长周期短,而且容易打开销路。老师傅还把自己掌握的一种从日本引进的桃树苗推荐给范爱平。
2017年,范爱平砍掉了部分李子树和板栗树,各种了5000多株桃树、橘树。浇水、施肥、修枝,筑堤、修路、凿井,走过一段弯路的范爱平,重新燃起希望,在古德岭上挥洒辛勤的汗水。
哪知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8月中旬,台风“温比亚“穿越舟山群岛,一阵狂风暴雨,古德岭上的果树全部被台风吹倒,山上一片狼藉。
范爱平一下子懵了,他擦干眼泪,迅速召集30多个民工奋力抢救。他们踏着泥泞的坡坎,夜以继日,把上万株歪歪倒倒的果树一一扶正、修剪,前后花了半个多月时间。“台风过后气温高,人在劳作时汗如雨下,有时闷得喘不过气来。”他回忆说,这一场灾害损失了三分之一果树。
为增强抗风险能力,这几年,范爱平还在果园内套种了花生、地瓜、黄豆、药材等,养起了林地鸡、舟山燕鹅,最近还计划种植中草药。现在,用于抗风的上万株银杏树也成长起来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盛夏时节,站在古德岭上,听夏蝉鸣叫,闻花草香味,看果实累累。眼下,正值桃子成熟季节,白里透红的桃子夺人眼球。“2019年开始,林地陆续有了经济收益,今年预计能收入二十来万元。”“古德岭”牌桃子在定海区夏季精品水果展销会评比中屡屡获奖。
对于范爱平来说,目前还不能说苦尽甘来,因为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最近他申报了林地改造提升项目,建设蓄水池、保鲜库、一体化灌溉系统,拓建主干道。“努力下去还是会有结果的。”他深有感触地说,自己之所以能坚持到今天,离不开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一步,范爱平设想把这里打造成“田园综合体”,逐步形成包括农业、休闲、产品深加工及产业融合发展等新业态。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就那么短短的一瞬,但就个人生命而言,是长长的一段。范爱平,用十年时间,逐步筑起了自己的田园梦,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努力着。
从荒山野岭到花果飘香,古德岭的青山绿意,承载着一名老兵的本色,也见证了退役军人的风采。
林上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