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要闻 A02 2022-04-231 2022年04月23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2版:要闻

“叮”一下就行

温州“预制菜”成餐桌“新宠”

  □本报记者 郑亚楚

  本报讯 青翠的竹筒,包裹着乌黑的糯米饭,配以香菇、虾仁、干贝,只需微波炉“叮”一下,乌米饭便冒出咸香的气味,诱人食欲。“乌米饭是我们去年研发的一款‘预制菜’,做法简单又好吃,去年销量上千万份,是我们公司的爆品。”4月21日,在平阳万全镇的浙江金恩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潘安钦高兴地向记者介绍道。

  “预制菜”是指将各种食材配以辅料,经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经简易处理即可食用。2021年,由于“宅经济”及疫情防控常态化激发了终端消费需求,“预制菜”走俏市场,成餐桌“新宠”。

  在浙江金恩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自动化流水线高效运转,包装车间里,工人们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手套,麻利地将一筒筒乌米饭用锡纸包装好。“去年,我们投资1000多万元,建了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流水线,研发了10多个乌米饭单品,有咸的、也有甜的,老少咸宜,市场反馈不错。每个产品包装上都有‘浙冷链’二维码,扫一扫,产品生产过程一目了然。”潘安钦说,“今年,我们还在研发新品,让产品更加多元化,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一边是“老师傅”继续钻研,另一边是“新人”纷纷入局。今年2月,浙江东日股份有限公司将目光瞄准双职工家庭,以“20分钟就能做出一桌好菜”为目标,启动“预制菜”项目。“我们正在建设标准化食品车间,已研发了50多种菜品,基本都是家常菜,贴合消费者的日常口味。”该公司总经理温兴群说,“车间面积一共300平方米,计划在5月中下旬建成。”

  “上线后,消费者只要通过小程序下单,就能在家拿到搭配好的‘预制菜’产品。”温兴群说,“‘预制菜’包装上印有二维码,扫一下就能学习菜品的烹饪方式,就算是做饭‘小白’,也照样能烧出一份像样的菜来。”

  据统计,目前温州有90多家“预制菜”重点生产企业,除了鸭舌、鱼饼、炝蟹等温州传统美食,当地企业还引入辣味鸭脖、淮阳狮子头、台式香肠等其他地区风味美食,品类繁多,为农产品走向市场打开了新通道。

  温州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温州正在制定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组建预制菜产业联盟,建立预制菜产业研究院,撬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做大做强,打响“温州预制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