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要闻 A01 2022-04-231 2022年04月23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1版:要闻

朱齐军:稻菜轮作效益好

  □见习记者 郑铭明

  【人物名片】

  朱齐军,男,今年46岁,是温岭市箬横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1983年,朱齐军的父亲开始承包土地种粮,朱齐军看到种粮有奔头后,放弃汽修工作加入务农队伍,并逐步走上机械化种粮的道路。他带领合作社成员开展水稻育供秧、病虫害防治、生产销售等服务,不断挖掘土地潜能,探索西兰花和水稻轮作制度,增加种植效益。合作社生产的兴优牌大米获“台州好稻米”金奖。

  人间四月天,春耕农忙时。连日来,温岭市箬横粮食专业合作社开足马力插种早稻,3000亩早稻插种任务近日有望收官。

  合作社负责人朱齐军在忙碌之余向记者讲起自己的种粮经。“西兰花3月份已经全部收掉了,4月14日正式开始插秧,最近这些天真是太忙了。”朱齐军爽朗地介绍,笑容中洋溢着对丰收的企盼。

  在温岭市,“早稻-西兰花”轮作模式已经推广开来,这是一种经济效益显著的种植模式。箬横粮食专业合作社也于2019年开始采用这种模式。去年12月,箬横粮食专业合作社种植了900亩西兰花,亩产1500公斤左右,每亩净收入1000多元。

  “我们这里地租较贵,一年的话,平均每亩1400多元,优质田块要1700元一亩。西兰花和水稻轮作后,可以减轻租金压力。”朱齐军道出合作社采用轮作模式的好处。

  除此之外,轮作的优点还不少。该模式通过水旱轮作,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提升西兰花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给早稻生长带来好处。“西兰花收获后,它的茎叶就直接还田当肥料,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不用额外施底肥,一亩地能节省200公斤复合肥。早稻也容易获得高产,最高每亩能多产100公斤粮食!”比起之前光种水稻,如今的轮作模式给朱齐军带来不少惊喜,他不仅应用“早稻-西兰花”轮作模式,还开发了一部分土地用于西兰花、早稻和连作晚稻轮作,土地空闲期减少了,收入也增加不少。

  实现大规模轮作,农业机械的应用与生产效率的提高必不可少。在箬横粮食专业合作社,育秧、插秧、植保、收割、仓储……每个环节都用上了现代农机装备。目前,合作社拥有插秧机7台、育秧自动化流水线3条、智能化催芽箱1个、收割机5台、耕作机械9台、植保机械5台、烘干机7台,这些农机装备还能为附近1.2万亩左右农田服务。”“现在帮工难招,‘机器换人’势在必行!相比粮食生产,现在适合西兰花机械化生产的装备还不多。目前,我们虽然有西兰花育苗流水线,但效果理想的西兰花移栽、收获机械还比较少。像现在我们早稻种植只需30名左右帮工,但西兰花收割就需要四五十个人。希望以后有更多先进机械能应用于稻菜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