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要闻 A02 2022-02-261 2022年02月26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2版:要闻

上可发电 下可养鱼

宁海:“渔光互补”带来28.6万元村集体收入

  本报讯 初春暖阳下,水面波光粼粼,一排排整齐的光伏板阵列架设于宁海县长街城塘村一片水域上,正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定睛一看,光伏板下方的鱼塘有鱼儿在觅食。这是宁海县探索“渔光互补”的成果。

  据了解,该“渔光互补”发电项目由浙能集团全资子公司宁海聚合光伏工程有限公司于2019年开工建设,2020年5月并网发电。公司以每年28.6万元、租期20年的方式承租,对长街镇城塘村600余亩闲置鱼塘进行规划建设,投资额达10978.9万元。项目设计年平均发电量2209万千瓦时,可满足上万户家庭的年用电量,是宁海县东部片区最大的光伏发电站。

  “这个项目之所以落地长街城塘村,一是因为当地有丰富的光照资源,二是连片的水域面积达600余亩,三是长街镇政府的积极引进和扶持。”项目负责人李宗介绍。城塘闲置鱼塘的水作为农业灌溉用水,在此设置“渔光互补”项目不影响防洪排涝,且光伏发电属于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整个发电过程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变成电能,不会产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等,对区域内生态环境没有不利影响。同时,光伏组件的遮阳效果可降低水面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有效减少水面植物的光合作用,一定程度抑制了藻类的繁殖,提高了水域水质,为养殖业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环境,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效益的和谐统一。

  截至目前,宁海城塘“渔光互补”项目已安全运行20多个月,累计发电4100余万千瓦时。“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不仅给长街城塘村带来每年约28.6万元的集体收入,也为宁海县优化能源结构、建成“无废城市”和高质量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和空间资源。

  潘璐璐 徐丽 胡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