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要闻 A02 2021-12-041 2021年12月04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2版:要闻

“善治宝”:平湖乡村智治的“全能管家”

  □本报记者 裘云峰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治理内容日益丰富,村民服务需求日渐扩大,农村管理“最后一公里”该如何打通?今年5月,平湖市全面推广“善治宝”平台,通过善治积分、志愿活动、村级劳务、集体分红、普惠金融、村务公开等多个服务模块,农户可随时随地查询自己的善治积分情况,了解可享受的权益和村级事务等,极大提高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动农村环境

  整治的“智控家”

  在平湖市新仓镇中华村,每户农家门口都有两个绑定二维码芯片的垃圾桶,一个装可回收物,另一个装不可回收物。每天早上,一台绿色的小三轮清运车就会来到村民家门口,车的边上装了一台半人高的机器,顶部安装有摄像头,底部有称重功能。垃圾收集员把垃圾桶放到称重台上,车辆会自动识别垃圾桶的类型,并对桶内垃圾称重和拍照,自动检测桶内垃圾是否分类正确,同时把数据实时传送到“善治宝”后台,并计算积分,村民在手机端能第一时间收到消息,了解自己的垃圾分类哪里做得好、哪里没做好。

  “以前,村里专门设了垃圾分类检查员,每天挨家挨户上门检查,投入的人力、财力都很大。”中华村党委副书记龚林告诉记者,“善治宝”不仅让治村变得“可视化”,而且减轻了基层干部的工作量。现在,只需打开系统后台,每家每户的垃圾分类和赋分情况便一目了然。

  “这些渔网堆在这里肯定不行,影响村容村貌。”12月1日,记者跟随中华村网格员金云正在村里开展环境治理检查时,发现村民奚中良家房屋边堆了一堆杂物。金云正马上打开“善治宝”手机小程序,拍照上传给后台。奚中良收到手机信息后,第一时间清理掉了杂物。

  “过去我们一般采用边检查边记录的方式,全部检查完后,还要花大量时间进行整理,加之一些环节客观上存在漏洞,农户很难配合与整改到位。”金云正告诉记者,有了“善治宝”后,网格员在完成现场打分后,直接登录“善治宝”手机小程序,将检查情况以图片加文字的方式上传。这样一来,检查人员只要根据实际情况打分,后台会自动生成奖罚情况,非常智能。同时,检查结果直接影响积分,积分排名在村里实时公布,如此一来,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一目了然,谁都不希望自己排名靠后,自然会主动整改。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小积分”撬动“大治理”。平湖市通过联合公安、卫健、宣传等部门,制定积分项目指导菜单,将违法犯罪、卫生户厕、生活污水直排、庭院环境、垃圾分类、乡风文明等34项乡村治理重点内容纳入积分考核,通过公开排名、奖励表彰等形式,“让高分户更有面子”“让低分户更要面子”,不断提升村民自治效率。

  随时在线

  服务百姓的“办事员”

  平湖村民为什么这么看重积分,因为这些积分能带来“真金白银”。

  前些年,虽然当地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活动获得的积分可以兑换肥皂等日用品,但还是有部分村民觉得受益不多,参与积极性不高。如今,村民在“善治宝”中获得的积分可与年底村集体经济分红挂钩,积分高,年底分红就高,还可享受贷款优惠,大大提高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前不久,中华村村民胡亚良通过“善治贷”贷款30万元,年利率只需4.35%,比普通贷款低1个百分点,而且还不用担保抵押。

  截至目前,平湖市共为6.1万户积分靠前的农户发放“善治贷”,共授信115.93亿元,实际用信4642户,用信金额5.33亿元,户均113.5万元。

  “善治宝”不光让村务管理更智能方便,更补齐了村级服务的短板。得知种粮补贴可以申领了,平湖萌宝家庭农场负责人赵旭东打开“善治宝”上的“浙农补”模块,动动手指,几分钟就完成申请。“以往我要准备一大堆材料,层层提交申请,光村委会就要跑好几次。现在‘善治宝’上都有我农场的资料,所有程序基本上都可以在手机上走完。” 赵旭东对记者说。

  同样,通过“家宴中心”模块,村民想办家宴,可直接通过手机预定;通过“村级劳务”模块,可知道村里需要哪些点工,直接用手机报名参加;通过“我村”模块,可方便查到村干部及水电工联系电话,以备不时之需;通过“我要监督”模块,可随时随地拿出手机查看村务情况,发现问题可以直接通过纪委检查联络站或举报二维码进行意见反馈……

  “‘善治宝’始终以‘服务村民’为小切口,牵引‘乡村智治’为大目标,通过各村的需求反馈,不断调整功能模块,同时利用大数据,精准定位乡村治理的短板和优势,不断提高乡村治理绩效。”平湖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平湖已在72个村实现“善治宝”全覆盖,录入家庭6.8万户,注册人数5.9万人,月均活跃度达2.8万人次,解决各类矛盾问题9800多个,成为当地农民日常生活中的“全能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