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创业 A07 2021-10-161 2021年10月16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7版:创业

猕猴桃园里,她收获财富和快乐

  眼下,正是猕猴桃成熟收获的季节。近日,笔者走进位于三门县沙柳街道三特渔村旁边的鑫馫家庭农场,只见一棵棵猕猴桃树上挂满了一个个鸭蛋大小的猕猴桃,毛茸茸的,在绿叶的映衬下格外显眼,令人垂涎欲滴。农场负责人林秀香正带着几个人在采摘猕猴桃,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52岁的林秀香是沙柳街道王家村人,做过服装生意,开过花店,跟猕猴桃结缘,要从2016年说起。那年年初,林秀香从媒体上看到一些山区农民根据当地实际种植水果,取得很好的经济收益,也产生了种植水果的想法,并得到了丈夫王发达的支持。林秀香说:“我那时候向往田园生活,感觉种种水果,养养鸡鸭,收入肯定也不错。每天还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有利于身心健康。”

  种什么品种的水果好呢?林秀香跟丈夫想过种葡萄,但三门种葡萄的人比较多,销售困难,价格也不高,自己跟丈夫又缺乏经验。后来经多方考察调查,认为种植猕猴桃比较好。“猕猴桃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再加上我们这里种植猕猴桃的不多,发展‘钱’景还是不错的。”林秀香说。

  说干就干。2016年8月,林秀香和丈夫投资50多万元,流转了20多亩荒地,成立了三门县鑫馫家庭农场,经过一个多月的整理,建起了猕猴桃种植基地。2017年4月,林秀香又投资5万多元,购买了1400多株红心黄肉猕猴桃种苗,开始了猕猴桃种植之路。

  为了种好猕猴桃,林秀香买来《猕猴桃种植技术》等书籍,从网上查阅资料,一边种植一边学习钻研,遇到难题向专家请教。夫妇俩一心扑在果园上,每天到地里劳作,观察猕猴桃的生长情况,几乎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

  “猕猴桃树的根系很浅,旱了要浇水,涝了要排水,授粉、剪枝、施肥都很有讲究,因为它花期很短,如果不尽快授粉就会影响挂果,还会影响果型,这些事情我都不放心别人来做。”林秀香笑着说,自从猕猴桃种下后,自己几乎每天都守在基地里,有做不完的事情,这可比当初向往的田园生活辛苦多了。 

  虽然很累很苦,但看着猕猴桃树在自己的精心照料下,长叶、开花、结果,林秀香觉得一切都值得。2019年,种植的猕猴桃树开始挂果,亩产量500多公斤。2020年,亩产量1000多公斤。看着满园的猕猴桃,林秀香开心地说:“今年产量肯定比去年还要高。”

  看到超市卖的奇异果12元一个,价格虽高,但非常畅销,2019年她又投资7万多元,引进了700多株黄心黄肉的奇异果种苗。今年开始挂果,预计亩产量800多公斤。

  “红心猕猴桃具有很强的抗病虫能力,但要种好它,也不是很容易的。”林秀香说,“授粉、疏蕾、疏果、剪枝、施肥、防病等,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不然影响猕猴桃品质。” 

  “都说质量出效益,因此我着重在提高品质上下功夫。”林秀香说,除了严格按照国家绿色食品生产规程和要求,实行绿色种植外,肥料都用农家肥和菜籽饼,不用除草剂和农药,采用人工锄草,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林秀香种的猕猴桃皮薄汁多,果肉细嫩,口感清甜,深受客商和消费者的喜爱。“少的话一天可采摘二三百公斤,多的时候五六百公斤,每天都销售一空,非常畅销。前两天宁波一个客户一下子就买了20箱。”说起自家的猕猴桃,林秀香心里乐开了花。“今年我种植的猕猴桃亩产量可达2000多公斤,20多亩猕猴桃一年收入20多万元,效益还是比较好的。” 

  丰收的喜悦使林秀香信心更足了。“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接下来,我准备再投资10多万元,种植别的名特优水果,同时发动当地农民种植猕猴桃,带动大家一起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林秀香对未来充满信心。  朱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