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产业 A05 2021-08-071 2021年08月07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5版:产业

培植产业新业态 “接二连三”促发展

衢江推进农业三产融合打造富民产业

  在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现代农业园区,面积180万平方米的大棚蔚为壮观。借助一批“职业农民”的经营,这里“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旧貌换新颜,农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数据显示,目前,莲花现代农业园区土地亩均产值2万余元,效益高的地块亩均产值达10万元。在这里,农业成了富民产业。

  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背景下,衢江区以实施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共富,探索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破题”之路。今年上半年,该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23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6.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87元,同比增长17.2%。

  稳定发展粮食生猪产业

  积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稳定战略产业粮食的种植规模与生产能力为目标,大力开展土地归并整理,重点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水平,加强基本农田标准化建设,实施秸秆还田、有机肥替代等沃土工程,提高一等田比重,大幅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入推进粮食等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建立一批农机农艺融合联系点,推介一批全程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遴选一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典型案例,有效提高全区优质稻覆盖率和先进适用技术到位率。

  高质量发展“六化”畜牧产业。以“标准化、绿色化、循环化、规模化、数字化、基地化”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生态循环畜禽养殖生产基地,创建美丽、健康、数字牧场。到2025年,全区力争培育一批高质量现代化生猪养殖场。

  集聚发展特色产业

  依托柑橘、茶叶、食用菌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为抓手,以创建省级示范性全产业链为导向,积极打造特色产业精品园,提升农产品生产水平。健全产业经营体系,强化先进要素集聚支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特色农业强镇建设,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做强茭白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衢江盒马村杜泽水生蔬菜产业园创建为抓手,以茭白产业联合社为撬点,大力发展成方连片的茭白生产核心区,核心区面积不少于1000亩,总种植规模不低于8000亩,形成以杜泽白水畈、乔王畈为核心,向周边乡镇辐射的产业布局。

  构建“一村一品”产业体系。以建设“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为抓手,通过小水果优新品种种植、食用菌产业提升、衢州玉露茶品牌推广及中药材示范基地提升项目建设,串点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培育一批“品质良种化、园区生态化、加工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延伸农业产业链

  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不断深化“生产、加工、销售、融合”的全产业链布局。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开展农产品清洗、包装、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设施设备建设,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加快技术集成应用,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开发陈皮、小青柑、药用真菌等延伸产品,提高农业附加值。

  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拓展农业功能,积极打造文化橘园、游乐茶园、研学菌园、康养药园等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

  创新发展美丽乡村夜经济。充分依托空港新城建设契机,打造新城后花园-莲花乡村国际未来社区。深挖古建非遗、乡贤邻里、农耕、廉治四类特色文化,完成“农业+”产业矩阵搭建,打造五色莲塘、绿心莲乡亲子教育体验园、社区农旅产业综合体、农趣园等项目,引导发展“过夜游”,通过设计精品夜游线路、打造山海幻境等实景演出等方式,促进夜间文体消费,发展乡村夜经济。

  创新建设农业生产体系

  农业生产数字化。以构建智慧农业大数据云平台(柑橘耕地质量保护大数据平台)为契机,推进数字农业工厂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加快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等现代数字技术和装备在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应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借智借力,加快产业转型提升。同时,借助“互联网+”,引导企业利用电商平台开展网上营销,并加快农民电商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懂网络营销、会直播带货的新型职业农民。

  农产品品牌化。完善农产品品牌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以“衢江山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创建“衢州玉露茶”等特色产业品牌和知名企业品牌协同发展的“母子”品牌体系,借助盒马线上线下直采直销平台,实现衢江农产品“借船出海”。

  农业发展平台化。以创建盒马数字农业示范区为引领,建设农业“四平台两园区”,即开发富里、新田铺、上方、富西四个万亩平台,加快莲花、全旺现代农业园区转型升级,推进新田铺国家级一二三产融合试点建设,引导企业集聚,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打造一批放心蔬菜基地。

  崔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