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科技 A04 2021-08-071 2021年08月07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4版:科技

三伏天,如何培育好蔬菜嫁接苗

以番茄嫁接苗为例,“十步法”助你育壮苗

  眼下,正是秋冬季蔬菜育苗期,也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共有40天,7月11日入伏,目前正处于中伏。今年三伏期间,全省天气具有高温强度强、空气湿度大、持续时间长的三大特点,多地出现高温炙烤。这种天气条件对蔬菜嫁接苗十分不“友好”,嫁接伤口愈合将受影响,很多嫁接苗可能直接“扛不住”,成活率会普遍偏低。

  那么,高温酷暑期间,如何提高嫁接苗的成活率,培育出健壮的嫁接苗呢?下面就以番茄为例,给广大农民朋友介绍一套夏季嫁接苗管理方法。这套措施能为嫁接苗创造适宜的温度(25℃-30℃)和湿度(92%-95%),番茄嫁接成活率可达到93%-95%。

  1.大棚覆盖塑料薄膜和遮阳网

  在育苗大棚骨架的外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起到避雨的作用,在薄膜外再覆盖一层黑色遮阳网(遮阳率为95%),用来遮阳降温。塑料薄膜和遮阳网的底端距离地面高1.5-2.0米,以保证大棚四周通风透气。

  通过温度计测量,采用塑料膜+遮阳网形式,在外界35℃-38℃的高温天气下,棚内温度可较外界温度降低 2℃-3℃。

  2.建造水槽

  在棚内建造长方形水槽,数量根据大棚面积灵活确定。水槽可采用砖块砌成,便于拆卸重复使用,节约成本。尺寸可根据嫁接苗的数量而定。

  水槽建好后,池底和池壁铺设防水布,然后向水槽内注水,注水量占水槽体积的60%-80%,用于后期为嫁接苗降温,并在水面上铺设网板。

  网板可选择塑料、泡沫、铝制品、不锈钢等材质,一是用于放置嫁接苗穴盘,二是网板上有多个网孔(孔径为1.0-1.5厘米),嫁接苗呼吸产生的热量可以散失至水槽的水中,降低小拱棚内部温度。

  3.搭建小拱棚

  在水槽上方间隔搭建多个小拱棚支架,依次覆盖塑料薄膜和遮阳网(遮阳率为95%),将塑料薄膜的底端密封,并固定好遮阳网的底端,以起到降温、保湿的作用;然后在小拱棚的顶部铺设滴灌带进行喷雾。

  经测量,采用水槽+小拱棚+滴灌带喷雾形式,小拱棚内温度可比大棚内温度下降3℃-4℃,加上大棚的降温作用,小拱棚内温度比外界温度下降5℃-7℃,并可将温度保持在28℃-30℃,湿度保持在92%-95%。

  4.嫁接

  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嫁接时间。阴雨天,白天温度低于32℃时,选择6:00-15:30进行嫁接。晴朗多云天气,当外界温度≤32℃,且能稳定维持12-16小时时,选择15:30-21:30进行嫁接,有利于嫁接伤口愈合(嫁接完成后的12-16小时是嫁接伤口愈合关键期),提高嫁接成活率。

  番茄嫁接采用套管嫁接法。砧木和接穗同时播种育苗,砧木一般采用“宝砧5号”。在砧木、接穗长至4-5片叶(茎粗0.25-0.35厘米)时进行嫁接。

  嫁接方法:①用嫁接钳在砧木根部上方6-8厘米处从上往下呈35-40°斜剪一刀。②选择1个内径稍小于砧木茎粗的套管(长1.3-1.5厘米)套在砧木切口处。③再选择与砧木茎粗一致的接穗,保留两叶一心,用嫁接钳在距接穗顶部4-5厘米处,从下往上呈35°-40°斜剪一刀。④将接穗插入套管中,要保证接穗的斜切面与砧木斜切面紧密接触。嫁接完成后将苗盘整齐放置在网板上。

  5.首次喷雾

  嫁接苗放置在网板上后,覆盖小拱棚的薄膜和遮阳网。当小拱棚内温度>29℃时打开滴灌带进行喷雾降温,当小拱棚内温度≤29℃时停止喷雾。

  6.排水和注水

  当小拱棚内温度<30℃时,每间隔11-14小时,先将水槽内的水排空,再重新注水;当小拱棚内温度≥30℃,在排水的同时向水槽内注水,且保持注水量和排水量相等,以降低小拱棚内温度。可以采用井水进行注水,井水的温度通常比外界温度低3℃-4℃,降温效果更好。

  7.首次掀开小拱棚遮阳网和塑料薄膜

  番茄苗嫁接后68-86小时嫁接伤口基本愈合,但嫁接苗还较为脆弱,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可于17:30-18:00首次掀开小拱棚的遮阳网和塑料薄膜,此时外界温度小于30℃,利于嫁接伤口完全愈合。注意,不能在白天温度过高时掀开小拱棚的遮阳网和塑料薄膜,高温持续过久会引起嫁接苗失水死亡。

  清除嫁接伤口未愈合而脱落的嫁接苗以及病株,当嫁接苗子叶表面无水珠后,用75%百菌清(达科宁)可湿性粉剂或64%噁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乙基多杀菌素(艾绿士)悬浮剂配制成1500倍液喷施嫁接苗,预防疫病、霜霉病、蓟马和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

  8.覆盖小拱棚塑料薄膜和遮阳网

  由于嫁接伤口还未完全愈合,需在掀开小拱棚遮阳网和塑料薄膜15小时后,即次日上午8:00-9:00,再依次覆盖、固定塑料薄膜和遮阳网。

  9.二次喷雾

  覆盖小拱棚塑料薄膜和遮阳网后,当小拱棚内气温>29℃时打开滴灌带进行第2次喷雾降温,以利于嫁接伤口完全愈合;当小拱棚内气温≤29℃时停止喷雾。

  10.炼苗

  在嫁接后5.5-6.5天,掀开小拱棚遮阳网、塑料薄膜以及大棚的遮阳网,拆除滴灌带和小拱棚支架开始炼苗。此时,嫁接苗叶片颜色由第1次掀膜时的暗绿色转为嫩绿色。如果叶片出现轻微萎蔫,再次覆盖大棚遮阳网,并在每天9:00-10:00和16:00-17:00利用带喷头的水管或洒水壶各浇水1次。

  通过炼苗,使嫁接苗慢慢适应外界环境条件,有利于提高嫁接苗定植后的成活率。

  嫁接后8-10天,嫁接苗心叶逐渐展开;嫁接后11-15天,嫁接苗达到三叶一心或四叶一心,嫁接伤口已完全愈合。嫁接后13-15天嫁接苗出圃定植。

  嫁接苗定植标准为三叶一心或四叶一心,叶色深绿,植株健壮,茎粗壮,节间短不徒长,叶片肥厚,根系发达,根坨成形,无病虫害。

  定植前一天,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配制成1500倍液对嫁接苗进行喷雾,用于预防疫病、霜霉病和斑潜蝇等病虫害。

  李刚 潘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