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荷湖村:“五心”带“五星” 乡村添魅力
郑亚楚 徐慧芳
![]() |
![]() |
![]() |
扫码上“浙农号” 看融媒体报道 |
□本报记者 郑亚楚 徐慧芳 文/摄
每年六七月,是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荷湖村最美的时候,后畈湖公园内荷叶田田,花香阵阵,石拱桥苍雅质朴,活像一个“小西湖”。
“伢村里搞得蛮好格,正月十五送汤圆,端午发粽子,中秋分月饼,每半年还发一次大米、油、酱油。”7月20日,村民傅来法提到村里各项福利时,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今年75岁,除了退休金外,村里每月还额外给我80元呢!”
荷湖村是当地有名的共富村,拥有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村、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等多张“金名片”。村庄发展早、定位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荷湖村办起了第一家石料厂。紧接着,村里还先后建起了有酿酒、建材、纺织、陵园等企业19家,其中规上企业3家,村级产业实现规模化和多样化。荷湖村开始走上一条工业强村的致富路。“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连续3年突破1000万元,去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328.19万元,同比增长18.53%。”村党支部书记傅国彪说。
在村口的小卖部,老板娘陈金芬告诉记者,今年最高兴的事儿之一,就是拿到了村里的股金分红。“我们家三口人,有3.6万元,比我半年收入还多。”她说。
为了让每一位村民共享发展福利,荷湖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由村支书担任法人,村民成为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社员,村里将土地和厂房出租给企业,使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共同享有合作社的各种福利分红。今年1月24日,荷湖村进行第三次红利共享,分红金额每股1.2万元,总分红金额达2400多万元。
经济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也要富,这样的新农村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在村里,记者看到,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村路宽阔整洁,公共厕所没有异味,景观绿化错落有致。“从2008年1月起,我们坚持开展‘双争’活动,即党员争做‘五心人’、农户争创‘五星户’,并据此进行奖惩。”傅国彪介绍,所谓“五心人”是指先锋模范心、牢记宗旨心、勤政廉洁心、开拓创新心、民主理事心;“五星户”是指爱村守规、文明和谐、环保卫生、护水参与、垃圾分类等村级五星荣誉。每年,村里都要对500多户村民进行评定。“去年被评为‘五星户’的,福利发放标准是每人650元。”
“我们还以‘双争’活动为载体,将村养老金的额度与村集体经济收益动态挂钩,同时,月养老金的兑现与‘五星户’的争创考核直接挂钩,从而调动全体村民合力共建新农村的主动性。”傅国彪说。去年11月,荷湖村还选出了一批热心的退休干部担任人居环境督导员,在村里宣传环境卫生,引导村民养成文明生活习惯。现在,每家每户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各自负责,公共区域有生活垃圾、堆积物,村民也会主动收拾,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观。
如今,荷湖村的党员干部争做“五心人”,农户争创“五星户”,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乡村文明蔚然成风……荷湖村正向着人文魅力乡村迈进,书写崭新篇章。
专家点评:
省共同富裕百村联盟秘书长徐建群:仓廪实而知礼节。荷湖村依托自身资源起步,发展工业,走上富裕路,进而提升人的文明素质,获得全国文明村,发展步伐稳健。该村通过资源出租等经营模式,有效避开了村集体直接经营的市场风险。在不卖地的情况下,实现集体经济较快发展,村民福利较快增长,村民获得感、满意感全面提升,其经营方式值得各地借鉴。当然,其在一些管理机制上,比如将“养老金”与相关争创考核挂钩,出发点值得肯定,但具体细节需要在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