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一版要闻 A01 2021-05-151 2021年05月15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1版:一版要闻

坚决扛起责任 积极主动作为

全面摸清我省农业种质资源家底

  □见习记者 

  郑亚楚 

  本报讯 5月14日下午,全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视频会召开。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通林在会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好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会议部署安排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坚决扛起责任,积极主动作为,高效率、高质量做好全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全力开创我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新局面,为打好种业翻身仗、打造现代种业强省、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作出更大贡献。

  王通林充分肯定了我省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种质资源不同于一般性资源,一旦灭绝就难以再创造出来。开展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是一场与时间的较量和赛跑。同时,从市场规律来看,谁占有更多种质资源,谁就掌握了品种选育的优势,谁就具备种业竞争的主动权。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切实增强做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及时开展抢救性收集保护,妥善保护挖掘具有重要特性和基因的种质资源。

  王通林强调,要扎实有序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保护工作,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力争用3年时间全面摸清我省农业种质资源的家底,确保普查工作任务圆满完成。要加强普查保护,明“家底”、留“根脉”,确保实现对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的所有农业县(市、区)、对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的所有行政村、对所有养殖场(户)的主要养殖种类三个“全覆盖”,做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要加强鉴定评价,建“族系”、制“家谱”,全面查明资源种类,建立科学鉴定标准、统一技术规范的体系,做到资源身份信息可查询、可追溯;强化协作攻关,加快建立高效完善的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技术体系;编制全省统一的农业种质资源目录,将种质资源信息纳入全国数据平台。要加强数字赋能,加快农业种质资源资料、信息、情报的数字化整合,推进“数字种业”平台建设,建立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系统,提高农业种质资源共享应用效率。

  王通林强调,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保护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专业性强,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专门机构,做好宣传动员、资源排摸收集、数据采集上报与监督管理等工作,加强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保障;要加强培训,充分发挥技术专家组的作用,提高普查人员业务能力,确保普查方法统一规范,普查数据全面、真实、可靠;要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提高公众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认知,营造社会各界热烈关注、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会上,杭州市富阳区、金华市婺城区、江山市、淳安县四地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