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论坛 A06 2021-04-171 2021年04月17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6版:论坛

生态宜居产业兴 富春山居入画来

杭州市富阳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践

富阳区湖源乡新一村“网红乡村景区”龙鳞坝。

  □俞加兴 

  “十三五”期间,杭州市富阳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飞速发展美丽经济,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夯实基础,奏响农业丰收歌

  稳住农业基本盘,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十三五”期间,全区农业总产值从2016年的64.3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70.1亿元,增长9%;农业增加值从2016年42.4亿元增长到2020年49.9亿元,年均增长1.9%。

  农产品既保障供给,又积极向绿色无公害转变。“十三五”期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年均稳定在25万亩左右,产量11万吨左右;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产量38万吨左右;水果、茶叶、渔业、畜禽等稳步发展。其中,水果种植面积达6.61万亩,年均产量6.07万吨;茶叶种植面积达6.15万亩,年均产量2414.22吨;渔业养殖产量1.58万吨,年均产值3.62亿元;生猪出栏量20.8万头,家禽出栏量252.28万羽,肉类产量达2.54万吨。

  成功创建20家省级美丽生态牧场、30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喜获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荣誉。引进展示水稻新品种43个,新建成特色水果精品园区面积1.5万亩以上,特色名品茶基地5000亩,果园良种覆盖率达97%,多次摘得国际、国家、省行业金奖。

  大力发展现代产业、品牌农业。富春江两岸,一批规模化、高效益、高产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逐步建成,现有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200余家,农家乐175家,民宿近500家,农产品电商586家,创建富阳特色品牌“富春山居”农夫乐园24家。

  “十三五”期间,全区水利建设总投资约25亿元,完成“一高五小”水利项目270余处。全区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覆盖率达100%,实现了从“喝上水”到“喝好水”的转变。5年来,共有9条水系被评为省市区“美丽河湖”,三个乡镇被评为市级“乐水小镇”,山林美化由绿到彩,生态保护由弱到强,森林覆盖率达69%以上,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气候品牌金名片。

  争创示范,擦亮山居金名片

  5年来,全区以“美丽”为基底,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垃圾分类、厕所“革命”、农村“四好”公路建设等各项工作全面铺开,捧回浙江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

  全区累计建成8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75个村分获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历史文化村等称号;全区共有89个村庄通过省A级景区评定,东梓关村、文村村成为我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域精品线路由点到网,村民“住在风景里”;成功获评美丽浙江建设工作优秀单位、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0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加快美丽田园建设,不断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自然湖泊、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和水生生态资源保护。山水林田湖草与美丽乡村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一幅亮丽的富春山居图正徐徐展现。

  点绿成金,拓宽农民共富路

  近年来,富阳深入实践“两山”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在富阳,壶源溪流域、葛溪流域等形成6个联动发展组团。渔山稻香节、东洲葡萄节、拔山茶叶节等成为当地极具特色的农事丰收节庆活动。“百花大会”“富春江江鲜大会”等大型特色乡村品牌活动层出不穷。“富春山居”品牌、美丽招商项目多点开花,5年来,意向签约金额达110亿元。

  “富春山居·味道山乡”,以“百花百村,百村百味”为重点,抱团联动,全域提升。以“美丽节庆”为载体,既比“美丽基础”,更比“美丽成果”。田园餐桌尽揽富春山水味道,山房民宿喜迎四方宾客,仅785个“我在富春山乡有个家”代言家庭,创收并带动农户增收4000多万元;25个新劳动教育实践体验基地,接待10.24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从2016年的759万人次、营业收入5.6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101.26万人次、营业收入8.25亿元,同比增长45%和45.5%。2020年,全区所有村(社)年经营性收入均超过30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27236元增长到2020年的38089元,增长39.8%。

  共建共治,统筹城乡一盘棋

  围绕乡村治理重点,富阳区开拓创新,法治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全面展开,乡村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全省领先,惠及广大城乡百姓,平安富阳建设实现“十五连冠”,捧回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

  推动形成“区级、街道、乡镇、村社”四级架构,规模普法实体位居全市第一,实现法治宣传由临时“进”到永久“驻”。一个个“平安乡镇(街道)”“善治示范村”等“法治之花”在富春大地盛开。

  落实土地二轮承包到期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持续推进清廉村居建设,规范农村小微权力运行体系。“农民建房一件事”系统上线,乡村治理“线上+线下”创新成果丰硕,农村集体“三资”实现数字化管理。医疗保障、居家养老等民生实事项目逐一落地,造福山乡百姓;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学校得到共享。5年共建成276个主题鲜明的特色文化礼堂,覆盖率位居全市第一;保护和传承农村“非遗”项目,留住文化乡愁。

  接下来,富阳区将继续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全面实施新时代浙江“三农”工作“369”行动,持续提高“富春山居”品牌知名度,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水平描绘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作者系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