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提高帮促精准化精细化
《全省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化系统迭代升级实施方案》解析
![]() |
低收入农户“我要帮促”一件事办事流程图 |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全省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化系统迭代升级实施方案》,加快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化系统迭代升级,推动低收入农户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将数字化改革贯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过程,推进多部门多场景系统数据共享共建,着力促进政府帮促精准化、社会帮促平台化、帮促工作清单化,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域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化系统。
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化系统以县为单位按低保标准2倍认定的低收入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围绕低收入农户“我要帮促”一件事,集成产业帮促、就业帮促、保障帮促、社会帮促于一体,为我省低收入农户帮促提供有力的数字支撑。
建设目标
在省扶贫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优化各有关部门数据互通、实时共享方案,完善省市县统一的低收入农户数据仓,在信息基础系统、业务系统、管理系统、应用系统的框架上,叠加运用GIS技术,以“浙农码”为总入口,做到“四个集成”:农户信息集成一个码,帮促动态集成一个体系,帮促政策集成一张清单,帮促效果集成一幅地图。
农户信息集成一个码。低收入农户逐户赋“浙农码”,开发掌上应用程序,开通“浙政钉”“浙里办”低收入农户码上办事模块,不断提升农户在信息查询、政策咨询、帮促需求等方面的便捷度、获得感。
帮促动态集成一个体系。打通民政等20个部门60项数据的壁垒,集成各部门政策,并将社会帮促信息纳入系统。通过智能抓取低收入农户政策享受和帮促情况,动态跟踪低收入农户生产生活现状,实时掌握各部门政策帮促成效和社会帮促成效,建立返贫预警机制。
帮促政策集成一张清单。动态汇总每个低收入农户享受财政补助等政府类帮促情况,逐户列出“幸福清单”,实现帮促情况低收入农户知晓率100%、帮促干部知情率100%。
帮促效果集成一幅地图。围绕低收入农户帮促效果的可量化、可视化要求,运用GIS技术建设全省低收入农户共同富裕地图,统一归集低收入农户分布空间、幸福清单等数据,实现精准帮促。同时,为社会帮促提供入口,汇集社会帮促和低收入农户需求动态,形成信息有效对接的畅通机制。
建设效应
依托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化系统,让低收入农户帮促需求“一键即达”、部门帮促“一单即联”、社会帮促“一点即上”、帮促工作责任“一查即明”,推动帮促工作向精准靶向立体式帮促、开放式帮促转变,提高精准帮促水平,形成全社会帮促合力。
匹配低收入农户需求的精准效应。通过“我要帮促一件事”功能,让低收入农户能便捷查询政策清单、幸福清单,提出产业、建设、保障保险、子女入学、就医等方面需求,使低收入农户需求充分表达、精准对接。
对接社会帮促的联动效应。使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化系统成为社会各界关爱行动的平台,让社会组织、企业、爱心人士通过系统能够达成结对助学、帮助病残、对接扶助偏远山村、定点包销农田果园等愿望。
评价帮促效果的预警效应。构建“农户自报”“帮促研判”“自动报警”三大模块,实施低收入农户“浙农码”绿黄红三色管理,通过警讯快速提交、后台及时受理、部门限时答复、农户满意度评价闭环,做到全流程监管、全方位监测、全链条预警处置。
帮促平台作用的“系统+”效应。建立与银行、人社、教育、就业、保险等行业部门的系统对接,构建“系统+信贷”“系统+培训”“系统+就业”“系统+保险”等多种“系统+”应用服务,让低收入农户可以便捷享受贷款、培训、就业、保险等服务。
工作要求
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化系统将于今年12月底前全面推广应用。各地要加强组织保障,加快系统应用,提高农户获得感。
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化系统统一使用省级一个系统。所有市县要按照“规定动作接得住,自选动作有创新”的要求,确保按照省定标准如期完成应用平台构建。支持各地根据实际增加特色内容,完善低收入农户帮促一张图、农户走访信息、政策清单、收支动态等核心模块和应用场景,打破数据壁垒,完成数据对接,不断提升系统建设和应用功能。
归集低收入农户获得的保障救助、资助补贴、产业项目、慰问金等收入形成“幸福清单”,通过建立线上随时查询、短信定期推送、线下纸质送达相结合的机制,将帮促收入情况整体呈现在低收入农户面前,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同时,加强线下关爱服务,通过“一户一策一干部”制度,对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低收入农户,通过“浙农码”代提交功能,由结对帮扶干部、驻村干部代为发布、确认服务需求,评价服务结果,让低收入农户充分体会幸福感。
市县工作专班要及时上报经验做法,持续拓展迭代提升,形成浙江“三农”标志性成果,助力打造浙江数字化改革样板。
本报记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