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林城镇:以爱为底,绘就民生“幸福色”
胡丕菊
![]() |
![]() |
冬至时,村民们一起做“花团” |
![]() |
“文明诚信户能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建设文明家庭积极性更高了。”“诚信超市以诚信为纽带,凝聚村民力量,可以借鉴。”时值年末岁尾,在长兴县林城镇天平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全镇18个村(社)的工作人员展开现场观摩,比学赶超,回应文明实践“怎么做”的问题。
走在天平老街上,道路整洁干净,商户诚信经营,这里发生的“看得见的变化”,正是林城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的一道缩影。林城镇党委委员葛洪武介绍,今年以来,林城镇不断完善1个实践所、18个实践站和36个实践点的体系建设,按照“所-站-点”三级架构模式发展,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多点开花,为老百姓绘就一片“幸福底色”。
特色志愿服务,
“林家铺子”为爱接力
“今天慰问2名困难群众,一共花费569元,包括每人两桶油、两袋米,以及围巾、帽子等物品。”林城镇百叶龙社区党支部书记何敏在“林家铺子”爱心联盟微信群里发出一条消息,接下来的一幕,让她感动不已。“坚持下去。”“很棒!”“加油!”引来不少商家跟评,大家纷纷表达坚持关心困难群体的决心。
何敏介绍,“林家铺子”爱心联盟是由社区商圈200多个爱心商家组成,每月定期开展物资捐赠、敬老服务、卫生创建、慰问困难群体等志愿活动,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中一支重要力量。
在百叶龙社区,有多支和“林家铺子”爱心联盟一样的特色服务队,它们聚焦“在哪做、怎么做、做长久”,构筑“辖区覆盖、群众便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网络。
李梅是林城镇中心幼儿园保育员,常年和孩子及家长打交道的她是“大手牵小手”志愿服务队的一名老成员。她告诉笔者,许多家长渴望与孩子一起进行户外亲子活动,大家加入服务队,参与环境整治、文明劝导等活动,一方面增进亲子感情,更多的则是一起动手美化家乡环境。
“来,我们一起把‘保护环境’指示牌扶起来。”清理枯枝烂木、捡拾河边垃圾,在百叶龙公园里,10多名家长正带着孩子进行“大手牵小手、共护美丽家园”活动。据家长沈女士介绍,这是她第5次带孩子参与类似活动,从小培养他的责任意识、家园意识。
回应文明实践“怎么做”问题,百叶龙社区“实”字当先。“除了‘林家铺子’爱心联盟、‘大手牵小手’服务队,还成立‘社区暖心大姐’‘清新家园护卫队’‘民调志愿服务队’等多支队伍,打通新时代文明实践神经末梢,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何敏说。
便民广播升级,“大喇叭”弘扬正能量
在林城镇塘南村委办公楼大厅右手边,有一间看上去很不起眼的小房间,其实它是一个小型广播站。用塘南村党委书记李方兰的话说,如今的广播站早已今非昔比,除了高效传递村务信息的功能,还是政策宣传、文明新风传播的重要窗口。
“提醒广大村民,谨防通讯网络诈骗,保护财产安全。冒充熟人诈骗、冒充购物诈骗等都是骗子的一贯伎俩,天上不会掉馅饼,切勿向陌生人转账汇款……”上午9点,广播站按时播报,一则防诈骗宣传信息吸引不少村民认真收听。
村民张义根坦言,有了“大喇叭”,除了村务信息公开,领蚕种、拿补贴,防诈骗、疾病预防等全都说得清清楚楚。“广播内容都和我们有关系,已经听习惯了,要是哪天没播,我还得去村委打听情况呢。”张义根说。
除了防诈宣传,村里还对诚信档案建设、垃圾分类、好人好事评比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通过广播进行宣传表扬。
在李方兰看来,广播站要真实发挥功能,播报内容不能空洞说教,要让村民听得懂能接受。“尤其播报关于村民自身的事情,大家特别感兴趣,对他们影响很大。”李方兰说,广播站升级为“文明新风传播室”,以“传播好声音、弘扬正能量”为主题,开设专题栏目,成效不错。
党建品牌引路,“五一声”温暖村民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要“做长久”,必须破除一阵风、走过场等形式主义,桥南村以党建品牌为引领,创建“五一声民情室”,在这里,由党员志愿者带领的5支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队定期开展针对性活动,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除了做好党员临终关怀,我觉得可以把范围再扩大些,在推动移风易俗基础上,覆盖更多困难群众、普通村民等,送去关心与慰问,传播文明新风。”这天,又到了临终关爱服务队每周一次讨论会,一张圆桌旁围坐着6名成员,有的记录、有的发言,积极商议临终关爱事项。
李丽琴作为服务队队长,她坦言,在党员病重期间上门探望,表达关心和慰问,能让他们感受组织的温暖。同样,对于其他村民,时常探望、慰问,能让他们获得更多安全感、归属感,文明新风落地更有效。
桥南村党支部书记屠德伦介绍,来有迎声、问有答声、怨有歉声、办有回声、走有送声,即是“五一声”。“在‘五一声’民情室里,5支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队由党员带队,协调村务事项、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文体活动,把各项工作办到群众心坎里。”
胡丕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