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产业 A07 2020-12-191 2020年12月19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7版:产业

这里是世界蜜橘之源,种植历史长达1700多年——

黄岩,千年橘都要打造世界蜜橘文化高地

  从唐代的皇室贡品,到宋代的“天下果实第一”,再到现代的“中国蜜橘之乡”,具有1700多年柑橘种植历史的黄岩,孕育了灿烂的柑橘文化,书写了众多的佳话传奇,在世界柑橘发展史上留下了灿烂一笔。

  而今,这份琳琅满目的荣誉薄上,又增添了新荣光。今年,黄岩蜜橘筑墩栽培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正申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黄岩蜜橘——世界蜜橘之源》蓝皮书通过验收,论证了黄岩蜜橘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蜜橘之源。

  眼下,黄岩正以黄岩蜜橘筑墩栽培系统申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契机,加强蜜橘文化的挖掘梳理、保护传承,打造世界蜜橘文化高地,助力黄岩蜜橘产业振兴,进一步擦亮“中华橘源”这块金字招牌。

  蜜橘溯源 找准新定位 

  柑橘为世界第一大水果,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各类水果之首,中国是世界上柑橘生产第一大国。作为“中国蜜橘之乡”,黄岩蜜橘在世界蜜橘产业发展史的坐标系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为了从学术层面搞清楚这个问题,去年以来,黄岩区政府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等单位,系统梳理柑橘的起源、分类、传播、分布与发展,研究论证黄岩蜜橘在世界蜜橘产业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和具有的地位。

  “黄岩位于南北两条柑橘传播线路的交汇处,是中国重要的柑橘次生原产地、宽皮柑橘栽培最适宜区,在产业规模、果品品质、品种传播、生产技术、柑橘文化、国际交流等多方面成为蜜橘产业发展的策源地,是世界蜜橘集大成者、世界蜜橘集优成者、世界蜜橘集众成者、世界蜜橘集智成者、世界蜜橘集文成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专家介绍,经过系统研究梳理,得出结论,黄岩是世界蜜橘的重要发源地、世界蜜橘产业的策源地,黄岩蜜橘是世界蜜橘之源。

  据介绍,黄岩蜜橘种植历史长达1700多年,始祖地就位于头陀镇断江村一带,曾作为皇室贡品、外交礼品以及重要出口物品,发展历史光彩夺目。黄岩蜜橘孕育了乳橘、早橘、本地早等一众知名柑橘品种,特别是黄岩原生品种本地广橘演化出的300多个温州蜜柑品种以及100多个温州蜜柑杂交后代,受到世界众多柑橘生产者的追捧,为世界柑橘产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今年黄岩蜜橘蓝皮书的发布,是近年来黄岩柑橘文化研究的重大成果,对黄岩蜜橘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的提神振气作用。”黄岩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除了厘清黄岩蜜橘的贡献和地位,这次研究还梳理了温州蜜柑以及以温州蜜柑为亲本的杂柑品种的起源与演变谱系图,定义了“蜜橘”以及“黄岩蜜橘”的内涵和外延,明确了原生品种本地早和由本地广橘变异来的温州蜜柑是黄岩蜜橘的核心品种,为黄岩蜜橘产业振兴,进一步厘清了发展思路,指明了发展方向。

  文化传承 寻求新突破 

  在黄岩永宁江两岸茂密的柑橘林中,可以发现,这里的柑橘树,都种植在一个个小土墩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土墩,却是黄岩祖先们的智慧结晶,演化出了传承千余年的黄岩蜜橘筑墩栽培系统。

  永宁江两岸是黄岩蜜橘的始祖地和主产区。以前,这片含盐量较高的滩涂地,台风季节常遭潮水的侵害,雨季常遭遇永宁江上游下来的洪涝灾害。筑墩栽培系统,正是黄岩祖先们克服不利条件,创造性发明的一种先进的柑橘栽培技术和土地利用方式。

  黄岩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刮泥筑墩淋卤”法,使橘墩土壤中含盐量快速下降,让潮水与洪水带来的天然矿物质营养得到有效利用,减少了施肥量。同时,通过筑墩,提高橘树种植部位的地势,不仅降低了地下水位,增加了土壤通透性和含氧量,而且提高了抗涝害、潮灾和抗病的能力。此外,又在直根的下面放置瓦缸片阻止主根向墩以下深入,促进了须根生长,提高了橘墩内土壤养分吸收与利用,保障了橘树的生长健壮,生产出了延续千年的优质贡橘。

  今年初,黄岩蜜橘筑墩栽培系统成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积极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旦申报成功,将成为世界唯一的柑橘类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前,黄岩蜜橘筑墩栽培系统保护区范围为黄岩区澄江街道、新前街道、头陀镇、北洋镇等7个乡镇的行政区域范围,总面积1.5万亩。

  在黄岩,独特的地理条件、悠久的柑橘种植历史,孕育了先进的柑橘种植技术和灿烂的柑橘文化。以黄岩蜜橘筑墩系统为代表的柑橘文化也成为黄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黄岩都会定期举办橘花节、采摘节,举行祭橘神活动,举办柑橘学术研讨会。黄岩还建造了中国最大的柑橘博物馆,应用声光电技术传播柑橘文化,每年吸引几十万人次前来参观。点间间亮、放橘灯、打橘生、请令旗等民俗流传至今。2009年,黄岩种橘习俗被列入台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眼下,黄岩正以黄岩蜜橘筑墩栽培系统申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契机,大力推动黄岩柑橘文化、柑橘民俗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进一步扩大黄岩蜜橘的国内外影响力,打造世界蜜橘文化高地。

  文旅结合 提升附加值 

  “从15万人到50万人再到现在的90多万人,这几年,我们村通过举办橘花节、蜜橘采摘节,发展乡村旅游,人气越来越旺。村里烧烤场的租金,也从7万元一路涨到了41万元。”近日,中国柑橘博览园游人如织,黄岩凤洋村党支部副书记彭华明掰着手指头,算起了致富经,“以前果农都要把橘子挑到城区水果市场销售,现在直接在家门口卖给游客,不仅更方便,价格还更高。”

  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柑橘产业的蓬勃发展,黄岩蜜橘的产量和种植面积,在竞争中都已不占优势。新形势下,黄岩及时转变思路,在加强科技攻关提高柑橘品质、丰富柑橘品种的同时,以文化赋能蜜橘产业,通过文旅结合,助力乡村振兴,提高蜜橘产业附加值。

  在黄岩永宁江北岸,与凤洋村一江之隔的头陀镇断江村、新界村一带,以橘文化为核心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橘园路、魏家村路等4条路已基本建好。以这里为核心,一个占地约7.7平方公里的中华橘源小镇,即将从规划图纸走向现实。

  据介绍,中华橘源小镇分布在永宁江两岸,总面积约7.7平方公里,其中北岸为头陀镇范围,以柑橘品质复兴为重点,南岸为澄江街道范围,以柑橘文化复兴为重点,建成后将成为黄岩集农业旅游观光、农业文化遗产展示、农业生产于一体的蜜橘农旅中心,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接轨大上海过程中,黄岩蜜橘也走在了前列。今年,借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黄岩积极打造上海农副产品供给地、上海旅游休闲目的地、上海现代服务业转移地,将黄岩蜜橘等农产品卖出去,将上海游客请进来。

  黄岩区委有关负责人说,接下来,黄岩将聚焦打造“中华橘源”地理坐标,深入挖掘蜜橘文化,讲好“黄岩蜜橘故事”,以橘为媒唱好乡村振兴“新农歌”,助力黄岩以奔跑者姿态奋进“永宁江时代”,让黄岩蜜橘真正成为黄岩人民的黄金果、致富果和魅力果。

  陈久忍 罗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