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种业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前十强种企市场占有率70%以上
陈小央
近日,笔者从全省骨干种业企业发展座谈会上获悉,我省深入实施育繁推一体化培育项目和现代种业发展工程,种业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去年,全省持证种子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4.03亿元,利润1.39亿元,前10强企业种子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企业研发投入8948万元,占销售收入的6.4%,较5年前提高6个百分点。
按照分类扶持、培育的原则,我省深入实施育繁推一体化培育项目,大力支持勿忘农种业和杭州种业集团等2-3家综合性种业龙头企业,加快引进育种资源和育种人才,做大做强,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宁波种业股份公司、宁波薇萌种业等5-7家优势特色种业企业,加强科企合作,大力引进优异种质资源,强化优势特色作物品种培育,做专做精做优;积极支持舜达种业、可得丰种业、科诚种业等8-10家区域性供种保障型种业企业,开展种子生产、加工、仓储等基础设施设备改造提升,确保良种有效供应。截至目前,全省现有种业企业91家,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的有20家,全年种子销量5613万公斤,销售总额14亿元,利润1.8亿元。
近年来,各级种子管理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推进法治建设,推进了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的新跨越,种业发展势头良好,在种业安全保障能力、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取得较好进展。
种业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目前,水稻、油菜生产用种均为我省自主选育品种,番茄、花椰菜、甜糯玉米、西兰花等一批特色作物自主选育品种比例逐年提高,有的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西兰花替代进口效果和影响力非常明显。常规水稻、杂交水稻生产基地基本稳定。全省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种子储备体系,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良种覆盖率超过98%、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
种业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我省深入推进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调动了科研人员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同时,积极深化科企合作,通过财政项目扶持推动企业建立商业化育种,解决科研与生产“两张皮”脱节问题,大力推进种业“放管服”改革,强化品种审定,实施品种登记制度、经营主体备案制度,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创新活力。
种业法制体系不断完善。全面修订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和《浙江省农作物种子储备管理办法》等配套管理办法,出台了浙江省杂交水稻制种保险政策,种子执法监管力度持续增强,以种子标签二维码为载体的种子追溯体系初步建立,从源头上确保我省种子供应安全。
陈小央